2018-12-13
隨著2018年第二波香港藝術品秋拍告一段落,香港佳士得拍賣行報出了27.50億港元的總成交額。這與該公司2018年春拍和2017年秋拍的成交相比,都有所下降;在10月初的第一波香港秋拍中,香港蘇富比獲得了36.40億港元的總成交額,與2018年春拍的成交額基本持平,相比去年秋拍增加了約15%。
2018年秋拍香港兩大國際拍賣行成交額對比
一、香港佳士得的成交業績
本季佳士得超億港元成交的有三件拍品:蘇軾《木石圖》、趙無極的《22.07.64》和“克什米爾天然皇家藍藍寶石項鏈”。
《木石圖》是蘇軾傳世畫作中唯一私人收藏的曠世奇作,也是存世中國古代繪畫中最重要的作品。在佳士得“不凡——宋代美學一千年”晚間拍賣中,這件被行業內諸多鑒定大家看好的《木石圖》,以3億港元起拍,最終以4.1億港元落槌,加買方酬金后成交價為4.636億港元。經佳士得方面透露:《木石圖》是被大中華區的機構所買走。這個成交比業內專業人士預估的價格低了不少,其原因可能是賣家要求的1.6億港元競買保證金過高而擋住了一些競買人。如此一來,對佳士得秋拍總成交額上的貢獻也就相應減少了。
佳士得中國書畫板塊包括“中國當代水墨”、“中國古代書畫”、“中國近現代畫”、“丹青薈萃—中國書畫”網拍以及“不凡–宋代美學一千年”晚場中的部分拍品,共獲得成交總額10.02億港元,遠超過今年春拍的5.24億港元,《木石圖》功不可沒!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拍出了6.65億港元總成交,遠遜于今年春拍的12.37億港元,缺少重頭拍品,現場流拍過多恐怕是主要原因。本場中一件趙無極的《22.07.64》成交于1.16億港元,奪得桂冠。
瓷器工藝品部分包括了“養德堂珍藏中國古玉器(二)”、“繁華似錦—乾隆彩瓷三絕”、“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以及“不凡-宋代美學一千年”晚拍的部分拍品。四場拍賣共計實現成交總額4.07億港元,低于今年春拍5.90億港元的成交。
“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專場拍賣的成交總額為4.70億港元,成交率70%。全場最高價拍品為109.08克拉的“克什米爾天然皇家藍藍寶石項鏈”,成交價為1.17億港元,創下克什米爾藍寶石項鏈的世界拍賣紀錄。該板塊秋拍成交額相比今年春拍5.63億港元也下滑了16.52%。珠寶首飾過去一直是香港佳士得的優勢項目,近年來業績似乎在慢慢下滑,市場分流,競爭激烈,缺少高價重頭拍品為主要緣由。
本季佳士得“典雅傳承:手袋及配飾”專場拍賣的成交總額為4312.75萬港元,最高價拍品為愛馬仕“霧面白色喜瑪拉雅尼羅鱷魚皮28公分RETOURNé凱莉包”附鈀金配件,拍出162.5萬港元。
二、香港蘇富比的成交業績
本季香港蘇富比秋拍高價拍品中,有4件超過億元,分別是5.1億港元成交的趙無極三聯畫《1985年6月至10月》,它刷新了三項拍賣紀錄:趙無極世界拍賣紀錄、亞洲油畫世界拍賣紀錄和香港拍賣史上最高成交畫作;第二件是清乾隆“御制琺瑯彩虞美人題詩盌”以1.69億港元成交;另一件為1.49億港元拍出的清乾隆“洋彩透雕夾層玲瓏尊”;第四件是1.08億港元成交的“艷彩藍色鉆石配鉆石戒指”。
蘇富比的整個亞洲及當代藝術板塊無論是從成交額、成交率及創下藝術家拍賣紀錄等方面,都表現都相當搶眼。拍賣成交總額高達18.2億港元,超過春拍時同一板塊12.83億港元的總成交41.86%!
“中國書畫”板塊共成交了3.72億港元,其中古代書畫專場成交了3900萬港元;“中國書畫”專場中15件張大千作品上拍,12件成交,僅張大千就為這場拍賣貢獻了1.3億港元。
蘇富比最為擅長的中國古代工藝品拍賣依然十分熱火,七個專場共拍賣成交了8.25億港元,相比今年春拍同一板塊的9.32億港元總成交減少了11.48%。其中,那件清乾隆“洋彩透雕夾層玲瓏尊”拍出1.49億港元,超越拍前估價三倍。該玲瓏尊曾著錄于1905年紐約山中商會圖錄,自1924年納入日本私人收藏近一世紀。與此尊成對的另一著名玲瓏尊曾于2010年11月在英國的班布里奇拍賣行以4300萬英鎊的高價拍出。兩件玲瓏尊相類似,區別在于肩部這條紋帶,蘇富比這支的釉色是綠地,倫敦拍賣的那件則是金地;此外,底款也不一樣,倫敦那支則是青花款,蘇富比這件玲瓏尊是藍料款。本季1.69億港元成交的清乾隆“御制琺瑯彩虞美人題詩盌”的成交價目前位居國際琺瑯彩瓷拍賣榜單第二名,第一名為今年春拍蘇富比拍出的2.39億港元的清康熙“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盌”。
珍貴名表板塊總成交近1.6億港幣,超出今春“名表”板塊成交的1.39億港元15.11%;今秋“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板塊斬獲3.15億港幣,相比春拍“珠寶首飾”專場的3.82億港元減少17.54%;秋拍洋酒板塊的總成交額為 1.13億港元,相比其春拍1.01億港元成交增加了11.88%。
2016-2018年香港兩大國際拍賣行板塊成交情況對比
從總成交額上觀察,蘇富比單季最高成交額出現在2013年秋拍,達到了41.90億港元,而2018年兩季總成交分別達到了36.40億港元,位列該公司成交排行第二、三名,蘇富比咄咄逼人的上漲勢頭十分明顯;佳士得單季最高成交額34.26億港元出現在2017年秋拍,近幾年單季總成交額均略遜于蘇富比。
蘇富比的優勢項目是中國瓷器工藝品,一直超越于佳士得;佳士得在中國書畫板塊上一直占有明顯優勢,今秋則更為突出;佳士得珠寶首飾板塊上一直也占有優勢,只是2017年春拍蘇富比5.53億港元拍出那顆59.6克拉“粉紅之星”橢圓形粉紅鉆時,讓蘇富比在這一板塊上拔了一次頭籌;佳士得在亞洲及當代藝術板塊上一直勝多負少,今秋蘇富比在這一板塊上的超水平發揮,似乎顯出佳士得在此的優勢已經不在了!顯然,兩家國際拍賣行在香港市場上的相互競爭十分激烈,誰拿到了重頭高價位拍品,誰征集到了著名收藏家的珍藏,誰就可能超越于對方;而他們哪一板塊本季拍得好,也極為有利于下一季在該板塊上的拍品征集與成交表現!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