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6
原標題:“消費降級”對藝博會是否有影響
11月8日,第六屆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于上海展覽中心正式開幕。與往年VIP日“賣瘋了”的聲音一樣,在VIP預展首日,官方宣稱,此次ART021首日,藏家預覽日人潮涌動,成績斐然。VIP的第二天,參觀觀眾的反應仍舊是熱度不減,而對于參展畫廊而言,多少有點喜憂參半。
對于很多到場的觀眾和藏家而言,第一印象就是ART021幾乎挪不動步子的人流。海內外藝術家、重量級收藏家、知名策展人親臨現場。村上隆、曾梵志、周春芽、丁乙、Katharina Grosse、Luc Tuymans、蜷川實花等世界級藝術家,劉嘉玲、許茹蕓、呂燕、王薇等大咖蒞臨現場,成為吸睛的焦點。
“消費降級”對藝博會有影響嗎?
“消費降級”成為2018年最熱詞匯,面對這樣的大環境,第六屆ART021的執行人又如何調整自身的策略,借此滿足收藏家、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不至于將其辦為一個只賺口碑不賺錢的買賣?
對此,ART021負責人之一周大為表示,走過6年的ART021,在前六年一直保持擴張的步調之后,2018年保持了基本與2017年持平的103家參展畫廊的陣容。
在ART021團隊分析看來,基于目前的經濟形勢,中國當下現在對藝術的需求,藝術消費的能力以及當代藝術收藏家群體的數量,已經達到這一段時期的飽和度。“是否能銷售出作品,交易好不好、市場接受度怎么樣,這是我們一直考量的核心。”
一貫以“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為宗旨的ART021,以扶植中國當代藝術、培養本土優秀藏家作為博覽會的核心價值。在本屆參展畫廊中,61家來自中國,超過總數一半以上,超過23家中國畫廊更是連續五年參展。
從北京前往參展的美博文化執行董事徐娟表示,“消費降級”對藝術市場的影響也很明顯。出于這一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在堅持“東方美學”特色,彰顯中國文化之正典的前提下,美博帶來的作品尤其呈現出作品的多樣化和豐富性,10多位參展藝術家的年齡層次很多樣,作品也在價格區間上拉開距離。這樣的策略也在此次藝博會上獲得不錯的反響,在VIP之夜銷售出8件,還有幾件已被預定。
來自日本,創立于1967年的白石畫廊(Whitestone Gallery)也有著相同的思路。畫廊總監Koei Shiraishi介紹,此次白石畫廊的參展藝術家以日本為主,其中,帶來的白發一雄、草間彌生、奈良美智等日本知名藝術家的作品,都是賣相極好,價格適中的,VIP日開場沒多久,奈良美智的衍生品就賣出多件。而在此次藝博會期間,畫廊也力推新人小松美羽,在現場實施繪畫計劃。
蜂巢創始人/館長夏季風則表示,“我們把參加今年ART021看作一次對當下藝術市場以及明后年趨勢的測探。”原本以為在今年不確定的經濟形勢下,藝術品的銷售可能不那么樂觀。但事實是,在首日VIP預展后,蜂巢參展的作品銷售已過半,涉及孔千、錢佳華、龔辰宇、李文光、周力、蒲英瑋等藝術家的作品。
“或許‘消費降級’這詞并不適用于藝術品收藏。眾所周知,藝術品并非生理上的剛性需求,要么買,要么不買,但你無法降低對藝術品的要求,也無法以次充好來慰籍自己的精神需求。因此,優秀的作品依然是藏家們追捧的對象。”
由保時捷中國攜手Cc基金會聯合主辦、ART021傾力協辦的2019年保時捷“中國青年藝術家雙年評選”于上海展覽中心正式啟動。
2019 年保時捷“中國青年藝術家雙年評選”機制升級,持續挖掘并扶持青年藝術人才。
在2017年保時捷“中國青年藝術家年度評選”中,一批敢于突破的青年藝術家脫穎而出。這些年輕的藝術家在迅速變化的社會形態中和日益趨同的潮流中,展現具有建設性的獨立思考,以及對藝術的強烈創新和思辨。其中,吳俊勇、姚清妹、張鼎成為首屆評選的獲獎藝術家。
另一家從北京過去的畫廊工作人員則表示,并沒有感覺銷售受到影響,ART021的觀眾很熱情,跟以往的藝博會差不多。在帶去的作品中,VIP當日銷售了兩件小作品。
而一家首次參加ART021的畫廊則表示,銷售并未達到預期,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沒有充分找準藝博會的定位,另一方面在于今年不容樂觀的經濟大環境。
新興市場是怎樣的一張牌?
巴塞爾藝博會和瑞銀發布的2017藝術市場報告顯示,在全球藝術一級市場中,銷售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頂級畫廊,在過去一年的銷售額增長了10%,然而,低于此級別的畫廊,總體銷售持續下降。
在另一份針對中國拍賣市場的報告中,超過100萬元的高端藝術品成交量有所增長,顯示出市場對高端藝術品的強大需求,且主要份額集中于大型拍賣公司。在當前,藝術品市場呈現出高低價格作品的極端化以及藝術機構運營狀況的極端化。
在此次藝博會中,舉辦方在歡迎西歐及北美地區藍籌畫廊回歸的同時,特意引入拉丁美洲、東歐、中東、南亞等地域的藝術機構,將藝術版圖擴張至備受關注的各大新興市場。周大為表示,ART021的這一舉措也是應對當下經濟環境而作出的調整。一方面,就當前的經濟形勢而言,中國本土購買力尚不足以支撐價格相對處于最高位的歐美當代藝術品;另一方面,對于眾多歐美市場明星的作品,中國買家和藏家實際上也產生了一些“審美疲勞”。
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一味引入大牌畫廊和高價當代藝術品,不僅會讓組織者感到吃力,能否帶來真正的銷售也是一個大問號。
引入拉丁美洲、東歐、中東、南亞等地域的當代藝術作品,不僅能讓中國藏家和觀眾看到不一樣的藝術品,對于這些新興區域的藝術品而言,對于當前的價格和未來的市場發展潛力而言,顯然更具優勢。
來自印度、成立于1993年的DAG畫廊在孟買、紐約都設置了畫廊空間,畫廊以全面的17世紀以來的印度藝術收藏著稱。畫廊主Ashish Anand介紹,為了參加此次藝博會,畫廊帶來了最重要的合作藝術家——被譽為“色彩詩學”的藝術家Natvar Bhavsar的作品,其價格相當親民,小幅紙上作品的價格僅2000美金,大幅作品的價格也控制在十萬美金以內。
市場永遠需要價格合理的好作品
沒有銷售就沒有意義——這是ART021一直堅持的理念。
對于同期舉辦的西岸藝博會而言,ART021一直以“銷售”作為藝博會重點。與往年一年,一些畫廊同時參加了兩個藝博會,對他們而言,兩家藝博會立足點不同,各有特色,對畫廊起到的宣傳、銷售和推廣的作用都有所不同,而且,兩個藝博會打擂,形成很強的聚集效應,吸引的藏家群體不同,能夠滿足畫廊的不同需要。
對于日漸國際化的上海來說,上海藝術市場兼容度大,不僅有眾多私人美術館的收藏,也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大眾藝術消費群體,而在藝術展覽的國際化和專業性上,是其他城市難以匹敵的。兩個藝博會同時舉行,美術館、博物館精彩的藝術展,都成為上海成為當下世界上最熱藝術之都的關鍵。
除了展示ART021的視野和專業性之外,藝博會更注重畫廊與藏家、藝術品與購買力之間的關系。“藝博會就是一個銷售平臺,核心就是幫助畫廊找到藏家,幫助藏家找到好的作品。”周大為介紹,在每年藝博會舉行期間,他們都會力促一些新藏家的到來,不僅為藏家們安排特別的導覽,還與上海的諸多機構聯動,組織上海藝術季的參觀和活動。
在當下,社會財富趨向于更為明顯的“M”型——兩級分化更為明顯,中產減少。對于已經舉辦六屆的ART021來說,其明顯的特色之一在于保持國際化的同時,重視藝術消費和市場的本土化和年輕化。
而對于參展畫廊來說,也要面對新的經濟形勢進行調整。偏鋒新藝術空間呈現約翰·麥克林、譚平、劉堅、倪軍、黃佳、章劍、康海濤、恩里科·巴赫等代理藝術家作品。空間負責人王新友認為,“消費降級”的影響是一定的。“在這種形勢下,藏家無疑更謹慎,尤其是投機型藏家減少了很多。”
王新友表示,在這種環境下,對于畫廊來說,更要為公眾提供更具視覺魅力,更適合終端收藏的作品,讓作品說話;另一方面,就是不要盲從流行的國際趣味,利用我們豐富的藝術家資源,挑選一些藝術水準高、性價比高的歐洲藝術家的作品來豐富我們的展品結構。“目前來看,效果還不錯。市場永遠需要價格合理的好作品,這是硬道理。”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