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6
最近,我微信里的藝術家們紛紛在朋友圈里轉發了這樣一篇文章——《與索畫者說》,用轉載和“贊”默默地表達著多少年來“難以啟齒”的那句話——親們,以后不要再腆個大臉免費跟俺們要字畫了。
“索畫,白要也。索畫者,古已有之,及今漸盛,人已不以為怪,反以不予畫者為怪。世之咄咄怪事哉。索畫者往往若無其事,大言不慚,每言必‘此畫送吾乎’,‘此畫吾喜愛尤甚’,‘君尚欠吾精品一幅’,‘吾之新居留墻待君之畫耳’……之下語言如自家之物,自家仆般之意滿志得,探囊取物,不可推卻。作畫者之不滿與憤怨卻無從表達,發泄。”
不愧是文化人,連憤懣都表達得這么文藝。我無處查詢這篇文章的作者,但是他一呼百應,在網絡流傳,被藝術家們紛紛轉載。
免費索畫的人大多數是對藝術家的工作不了解的。也難怪,藝術一直是“上層建筑”,藝術家的生活也頗為神秘。今天在這里我給大家做個普及吧。
藝術家是這個城市里發現美,創造美的人,但是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卻沒有那么夢幻和美好。他們的畫室里隨處是洗不掉的顏料和油墨,衣服、手上全是“埋汰”的,為了完成一件作品一站站一天,飯都顧不上吃,生怕斷了靈感;為了創作中的瓶頸痛苦得一宿一宿睡不著覺,拼命抽煙,眼睛里爬滿紅血絲;寫生時頂著炎炎烈日,或者在零下三十度的雪地里一站就是半天,畫完了人也病倒了。
做版畫的,手上經常是被刻刀劃出的傷,做銅版畫時腐蝕性的化學藥劑對人體非常有害,大把大把掉頭發;畫工筆的,點燈熬油勾跟頭發絲兒一樣細的線條,幾乎沒有一個頸椎好的;油畫材料中,包括各種品牌的顏料、調色油、松節油、上光油、調和劑等,都含有鋅鋇、鉛等危害健康的化學元素和物質。長期接觸會使人患上疾病。如果夏天去通風不好的油畫畫室或庫房,會嗆得人直淌眼淚。
說他們在用生命創作,這一點兒也不為過。
你看見那張字畫在展廳里光鮮亮麗地傳遞美好,卻看不見創作者背后為它消耗了多少心血。
有人說,書法和國畫多簡單啊,書畫家寥寥數筆,一揮而就,為什么值那么多錢?親們,你拿起毛筆試試,看看能不能寫出一個楷書的“一”字,別說寫成什么樣了,手不抖就不錯了。
我見過80多歲還每天堅持練字一上午的名家,你能想象到他小時候為了練“懸腕”挨了多少打嗎?還有那些畫寫意國畫的名家,你能想象他們為了畫出一根“蘭草”,用廢了多厚一沓宣紙嗎?在你們看電視、喝酒聚會、睡大覺的時候,他們都在冷板凳上默默練習,幾十年如一日,終于才能嶄露頭角,抑或者,永遠沉默下去。
那幾筆背后是時間,是健康,是心血,是精力,是汗水,是用生命凝結成的精華。
了解了這些,你還好意思張大嘴管人家要字畫嗎?
去年,在一次展覽上,遇見一位“能人”大哥,指著一幅畫特得意地對我們的藝術品鑒師美女說,“看見沒?這畫家是我兄弟,我想要什么他就給我畫什么,要幾張畫幾張,在你們這兒還能賣這么多錢!”我們一言不發只微笑,心里默默地替他那個畫家兄弟感到悲哀,交友不慎吶。
免費要畫并不是一件只關乎人情的事兒,它導致的后果是搞亂了市場秩序。白來的東西也不珍惜,隨手送人或者廉價賣給別人,久而久之市場上同一個人的作品價格出入非常大,沒有秩序和標準,畫家需要很長的時間下更多的工夫把局面“扳”回來。而應酬的作品質量普遍不會太高,這樣的作品流入市場或者在公開場合展覽,對畫家的聲譽和認可度會產生影響。如果你開口要的藝術家是靠賣字畫為生的,那就更可怕了,這就相當于人家開了一家飯店你去吃“霸王餐”一樣,去的人多了,生存也無法保障了,面包都沒有了,何談“藝術夢想”呢?
我曾經跟一位南方的藝術品公司的工作人員交流過,他們如何收獲更多藝術家的信任和支持,他跟我講,即便是他們老總,喜歡一張作品,也會拿錢給他,讓他按照內部結算價格去畫家那里購買,絕對不會用自己的身份去“暗示”藝術家白給作品。這樣一來,大家在交流起來非常平等,買賣是買賣,人情是人情,我不欠你的,你也不用多心,反而獲得了藝術家的更多尊重,甚至是仰視,合作起來更加順暢。
究到底,這種現象還是我國的藝術市場不夠規范,藝術經紀人制度還不夠健全造成的,尤其是遼寧地區,市場更是混亂,偌大個遼寧省,有幾個畫家敢挺直腰板在求畫人面前說:“去找我的經紀人談吧。”
我覺得這種畫面非常美好,也希望這一天盡早到來。
月雅書畫中國網編輯整理推薦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