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8
啟功作品
啟功結字理論示范
一個字若要美觀,需要講究筆法與結字(或稱結構),在二者之間,啟功先生認為結字是首要的問題。啟功先生對結字有獨到的見解,他對結字的探討,一方面基于自身的書寫體驗,一方面也借助坐標方格對法帖中的字形進行觀測。
啟功先生發現,字格中有四個聚點。“聚點”,他又稱之為“重點”“重心”。通過觀察各個筆劃及其延長線,他看到這些筆劃和延長線最為經常地通過四個點,或者這四個點鄰近的區域,每個點和格子一條邊的距離與另一條邊的距離的比率恰好是5∶8,即黃金分割率。
既然在字格中所有的點中,筆劃及其延長線通過這四個聚點的概率最大,那么在行筆的時候,就要多注意這四個點,而不是格子的中心。筆者對此殊乏體驗,若勉強作些知解,大概這四個點就像是一座城市中的四個交通樞紐,車輛通過的機會最多,而書法家就像駕駛員,要多注意這四個交通樞紐,而不是城市的中心。
這四個點顯然不同于“中心”,這一點啟功先生特別指出過。另外,這四個點雖然也被稱為“重心”,但與通常意味上的重心并不相同。因為一個物體的重心只有一處,而不能有四處,字的重心也不例外。相比于“重心”“重點”的稱謂,“聚點”顯然更準確些。
啟功先生對他發現的結字黃金律非??粗?,曾作詩云:“用筆何如結字難,縱橫聚散最相關。一從證得黃金律,頓覺全牛骨隙寬。”
關于結字,除了黃金分割率,啟功先生還強調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先緊后松,先小后大。字的形狀,從松緊的角度看,常常是左緊右松、上緊下松;從大小的角度看,常常是左小右大。松和緊,說的是字形內部的疏密安排,比如“三”字一般寫作上緊下松,“川”字一般寫作左緊右松;小和大,說的是字形內部各部分的大小對比以及字形的外輪廓態勢,比如“上”字多呈“◢”勢。松緊、大小的變化,和書寫時的順序密切相關。寫一個字,一般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所以才形成左緊右松、左小右大等現象。另如“彡”,雖是左松右緊,似乎和前面所說的左緊右松不符,但是仍然符合先緊后松的規則??磥恚群蟮淖兓歉拘缘?,而左右、上下的變化只是先后變化的不同表現而已。由于緊、小皆可謂收,松、大皆可謂放,所以先緊后松、先小后大,或可概括為“先收后放”。
其二,沒有真正的橫平豎直。平與斜相對,說的是點畫的置向。直與彎相對,說的是點畫的軌跡。在啟功先生看來,橫畫既不平又不直,換句話說就是既斜又彎。豎畫亦不直,而呈彎曲狀。啟功先生強調了豎畫軌跡的彎曲,而沒有討論豎畫的置向問題。事實上,古帖中的豎畫亦不盡垂直,多有向左向右傾側之勢。點畫的置向和軌跡也可看作筆法的問題,啟功先生以此討論結構,亦有深意在焉。筆劃的走勢對字的間架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橫畫和豎畫,就像一座建筑物的墻壁和房梁一樣。
各家書法千差萬別,而黃金分割、先收后放、橫不平豎不直之說,旨在揭示結字的通規。當然,這些規則未必適用于所有的字形,魏晉小楷和魏碑里很多字形的收放關系便與唐楷有別,啟功先生也談到某些唐楷字形并不那么吻合黃金分割率。但無論如何,這幾條規則依然具有廣泛的概括性。另外,對于以奇為尚的書法家而言,這些規則也提供了有益的參照,因為看見規則才能更好地突破規則。
?。ㄗ髡呦当本煼洞髮W教授)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