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9
別拿編劇不當藝術(名師談藝)
莫 言
現代派劇作家未必能給自己作品以明確解釋,這是其張力特別大的原因,至于這類作品能否留下來,我很懷疑,而莎劇那樣的經典再過數百年必然還在上演
我發表的第一個作品是小說,但1978年開始寫作時,最先寫的是話劇。那時候有一部話劇《于無聲處》非常火爆,受這個戲啟發,我借來曹禺、郭沫若、莎士比亞等很多戲劇作品,寫了一部話劇投稿。投來投去,投到自己都煩了,算了,燒了,但就此有了“戲劇情結”。
小說家的劇本肯定和劇作家的劇本有區別,小說家寫戲總是按捺不住要描寫,比如場景和人物肖像。但因為缺乏舞臺實踐,費半天勁,有時候寫出來對導演毫無用處。演員動作在舞臺上具有多義性,劇作家下筆時要想清楚,但也要注意給演員和導演留出再創造的空間。這些都還是雕蟲小技,對一個好劇本來講,人物對話尤其重要,要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我轉而去寫地方戲曲,是因為從小看地方戲。我的小說也從中受益,比如《檀香刑》就直接受茂腔音樂滋養。地方戲讓我感到親切的另一個原因是大量使用方言土語,鄉音鄉情原始、樸素,讓觀演之間沒有距離。我也很喜歡京劇,但京劇唱詞確實難寫,上一句仄聲收尾,下一句必須平聲,跟律詩平仄要求相仿。一段唱詞幾十句,首先要滿足韻腳,很多時候難以做到既表達作家原意又符合平仄要求。
寫歌劇《檀香刑》時,讓我對劇本寫作的特殊性和專業性體驗更深。我原以為只要押韻即可,但作曲、編劇李云濤說:“莫言老師,你寫了很多好唱段,但是我必須在后邊加上一個開口音‘啊’,否則歌劇演員沒法唱出來。”后來我觀察汪曾祺那一代人寫《沙家浜》《紅燈記》,開口音確實比較多。
寫戲曲文學劇本《錦衣》,故事最初來自我母親講的“公雞變人”傳奇。2016年暑假,我偶然看到有關山東留日學生的史料。這些留日學生,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回國的,很不容易,我就想能不能把“公雞變人”的故事放置到大歷史背景里去書寫。純粹講一個神鬼故事,怎么也編不過《白蛇傳》吧?所以干脆弄個真真假假的故事來。
為寫《錦衣》,我研究了很多地方戲,算不上深入,初步了解劇本特點,也明白了支撐傳統戲的幾個精神支柱。比如,傳統戲的道德基石肯定是儒家思想,故事結構也有固定套路。我想突破這個模式,但也考慮到觀眾的審美習慣,如果完全按照小說方式寫一個悲劇,該團圓的人不得團圓,所有人最后沒有好報,也不行。所以在這個戲里,我還是給人物創造團圓的機會,同時也埋下突破套路的伏筆。
我真正寫話劇是在1997年。王樹增聯合我給空軍話劇團寫劇本《霸王別姬》。這是老得不能再老的題材,當時也已經有了各種版本。我們最后寫了一個《鋼琴協奏曲霸王別姬》,我設置兩組人物:呂后、虞姬、項羽;鋼琴教師、音樂指揮、鍋爐工。一組古代,一組現代,對照來寫。雖然兩組人物相隔數千年,但人類情感是共通的,不同時代青年人都會在愛情問題上糾結、苦惱,甚至付出生命代價。不過這兩組人物在舞臺上表現很困難,怎么也捏不到一塊去,劇院就干脆排成兩個戲,當代部分取名《鍋爐工的妻子》。進入新世紀,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想重新打造劇本文學,委約我創作,我就寫了《我們的荊軻》,任鳴做導演。這部戲在國內外演出反響都還可以。
影視劇本我也寫,像《姑奶奶披紅綢》《英雄浪漫曲》《英雄?美人?駿馬》《紅樹林》《捍衛軍旗之戰》,電視劇劇本要真寫好很不容易。為什么曾經很長一段時間缺少精品力作?就是因為作家自身沒有把電視劇視為藝術,而是當作短平快的賺錢方式,這樣自然寫不好。所以我一直呼吁,電視劇編劇也是劇作家,電視劇劇本本身也是藝術,即便沒被拍成電視劇,也可以作為文學藝術作品來讀。劇作家的重要性不應該僅僅體現在話劇領域。在影視、歌劇、音樂劇甚至舞劇領域,劇作家都應該有重要地位。我參加歌劇《檀香刑》改編,深深認識到,好歌劇需要建立在好劇本基礎上。好唱段怎么來的?首先得是編劇寫得好。
最近我在讀挪威當代作家約恩?福瑟的書。他的劇作高度詩化,跟傳統話劇不同,沒有莎士比亞戲劇里那么多人物、那么曲折的劇情。他創作的現代戲劇,就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舞臺上說來說去。如果讓我去寫,我不會寫這種類型。演員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劇作家未必真能給自己寫的東西一個明確解釋,沒有明確解釋可能也正是作品張力特別大的原因。但是這樣的作品究竟能不能留下來,我很懷疑。已經取得經典地位的東西是不可撼動的,今天各種現代派作品未來未必會再演,莎劇再過數百年必然還在上演。
(羅皓菱采訪整理)
莫言,作家,原名管謨業,1955年生于山東高密。創作有《白狗秋千架》《紅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勞》《蛙》等小說、劇本、詩歌多部,作品已有50余種外文譯本。曾獲茅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等。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名譽院長。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