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釗在采風中
師恩釗山水畫 《昆侖靜夜北國系列之二》124cmx248cm 2010
師恩釗山水畫 《大山晨色》200cmx200cm 2002
山水
畫家師恩釗參加了7月21日在蘭州舉辦的“當代書畫家雪域梵音圣境之旅采風筆會活動”,活動由由甘肅省文聯、甘肅日報社、甘肅畫院、成功文化集團主辦,神州詩書畫報、成功
書畫家網、當代書畫家、甘肅福潤得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承辦,成功美術館協辦。在采風活動中,師恩釗對甘肅的山水非常感興趣,他說,在甘肅感受到的是另一番山水氣象,粗獷、豪放,不失山水氣勢。
師恩釗的山水畫“境界宏大,結構嚴謹,功力深厚,氣韻生動,格調高華”。他的作品,有氣有韻,耐人尋味。他的畫很活,活生生的,有節律,有韻律,有美感,有氣勢,有格調。師恩釗大山大水的功力來源于中國畫的傳統,他用筆用墨很講究,形成了自己明顯的個人面貌。
記者:許多人說您在傳統與創新的交匯中開辟新路以獨樹一幟的風格創立了“新北派”
山水畫風,請您簡單談談“北派山水”和“新北派山水”有什么不同?您認為自己的山水畫有什么樣的特點?
師恩釗:說到“北派山水”五代北宋時期荊浩、關仝、李成、范寬、郭熙等中國繪畫史上的巨匠,在北方重山峻嶺中體察自然,親歷云霧明滅,風雨山川的形態變化。他們大山大水的作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從中傳遞出“云煙慘淡風月陰霽難狀之景”, 呈現一種“如面前真列峰巒,渾厚氣壯雄逸”的宏大氣勢和自然之美,形成了風格雄強的“北方山水畫派”。
歷史上的“北方山水畫派”注重深入自然,體察自然,回歸自然,“新北派山水”遵循傳統的國畫定論,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好的理解和深入探究自然,回歸自然而不是復制自然。在創作中傳統的筆墨技法自然是根本,皴擦點染的筆法墨法盡可應用,古畫中有的當然要吸?。还女嬛须y找到而畫論中有所闡述的,比如潑墨破墨等,我們也來探索使用;同時還可吸收外來藝術精華, 比如素描色彩光影體面形式構成等等,甚至包括攝影在內的其他藝術門類也有所借鑒,形成豐富多彩的個人面貌,讓我們的作品煥發出激昂的神采,演奏出我們這個時代的諧音。
談到畫的特點,畫家作畫, 各有所長, 有的善用簡潔單純的筆法, 以反復連續出現的符號, 給人重復的視覺刺激。我作畫則喜用多變的墨法、筆法、多樣的筆墨符號來營構整體畫面。
記者:就您的作品來說,畫面中融進了許多大自然的神韻以及與中國傳統繪畫的融合,打破了觀者習慣的審美經驗,作為一個創作者,談談您在畫作中想要表達的藝術語言?
師恩釗:游吟于山水之間, 對我來說是最快樂的一件事。每當我面對雄然聳立的萬仞奇峰, 置身清幽深邃的山谷鳴澗, 凡間一應雜事蕩然無存, 唯有心靈在與自然對話,那種感覺是很美的。談到我的畫作藝術語言,將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去感悟,去聆聽,以一種激情的創作體驗將我們內心的理想、情思和追求融進大自然的懷抱,從中品味大自然的本質、內涵和底蘊,通達那種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精神美的境地。這就是我想在畫面中表達的一些東西。
記者:觀看您的山水畫個性鮮明,形神兼備,內蘊無窮,每幅作品都是您精神世界的飛揚和渲泄,畫中的“神”,博大精深,幽遠深邃。在山水畫的創作中您如何融合進自己的“思想”去表達山水的“神”?
師恩釗:山水的“神”也可以說是“意境”,在我的觀點山水畫的意境, 應是一種充分的物我交融。 舍物, 無視大自然的情景神韻,作者全憑主觀揮寫, 將作品視作自我宣泄的載體, 這樣很難避免符號化和概念化, 致使觀者無法欣賞到大自然本體的動人之美; 舍我 ,中規中矩地描摹自然, 把山水畫完全畫成水墨寫生, 甚至成了自然景觀的圖示, 作品中缺乏作者情感的投入, 更談不上心靈的溝通, 這樣的作品鮮有內涵, 缺乏韻味, 無法實現以情感人的觀賞功能。
作為一個山水畫家采風歸來, 應將眼中、心中采錄下的自然景觀重新打碎消化, 爛熟于心, 然后面對一紙素宣, 將胸中影像、思緒、激情用筆墨的特殊語言盡情傾吐出來。山水畫應介于真實與非真實之間, 在畫面上, 此山, 非彼山, 此景, 非某景, 正所謂太似則媚俗, 不似則欺世也。作畫時對景、對照片、對速寫都難免囿于拘束,只有放筆斗膽, 姿意揮灑,而后深入刻劃, 小心收拾, 傾注自己的內心感受和主觀演繹,才能使胸中丘壑耀然紙上, 營造一種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畫中意境, 給作品賦于生命。
也可以說是將自己某個瞬間的激情和感動在作畫時融進筆墨里,讓畫面承載者你的思想、感悟、感恩去和觀眾達成共鳴。
記者:您如何理解山水畫的藝術創作與這個時代的關系?
師恩釗:談到山水畫的時代性,也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圖解,也并非一定要畫上高樓、水庫或電視塔等等。我們今天的山水畫創作,要有新的詩情和畫境,要有高山仰止,云蒸瑞氣,海闊天空,壯美雄逸的做大塊文章的手筆,要有黃鐘大呂般的氣勢,要給人以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及明快舒朗的審美取向,要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時代氣息。今天,我們的國家,幾千年的文化古國,前所未有的中華盛世,在世界經濟上舉足輕重,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擲地有聲。這樣的時代,一定要有相應的藝術作品與之相配。在百花齊放風格多樣藝術園地中,應當提倡積極向上的作品作為主流,在山水畫中應當有一批格調清新氣勢磅礴熱情高昂的陽光山水,以適應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記者/汪利利 校對/馮宜玉)
師恩釗藝術簡介:
師恩釗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山水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美協培訓中心高研班授課導師,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特聘教授。師恩釗多年來致力于繼承和探索北派山水畫的精髓,在傳統和創新的交匯中走出一條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