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成功美術館館藏成功美術館作品《秋之韻》
井漢升先生和我都是陜西人,他2014年夏來蘭州水車園寫生時,我們有過短時間的交往,他給人感覺是溫潤如玉、風度翩翩、滿口鄉音、不拘小節的純樸古君子。說起他的名字因為爺爺喜歡三國演義里的老將黃忠,故名漢升時,既有后輩對長輩的深切懷念,更有家國當一體的赤子情懷。以油畫著稱的他,時而也涉獵花鳥,以表現對生活了幾十年青海這片斯土斯地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含蓄優雅又能表情寫意的癡迷。
成功美術館館藏成功美術館作品《毛澤東詞意圖》
《秋色暮歸》紅日西沉,蘆蕩起伏,灰鶴劃過落日與蘆葦間的天際,排隊翩翩歸棲。秋日余暉掩映著這種散閑清介、這種恢弘大氣、這種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瞬間,成就著生命運動之美的永恒話題。這是西部文化精神的生動詮釋,是藝術創作的心性化自我風格,是自身血液里文化本真的生動映像。漫不經心的湖光山色暈染,將遠景近物拓展到廣袤空間,給人無限的遐想和一眼千年的幽靜深邃。退悟居漢升寫的落款給人布袋和尚:“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暮歸既是一天的結束,又是新一天的開始。《家園》三只鶴同向而立,是同心同德的守望,是燈火闌珊處依然固守著自己家園的堅持,是地域生命與文化真實用藝術家心靈開發的結晶。面對群鳥翔集、飛舞停駐的青海湖鳥島,面對廣袤粗狂、飽滿豐富的多民族西部,我們長期承受著無從著手表現的困惑,從定義到以怎樣的藝術形式表現其特質?我們可以遍覽歷代藝術大師的佳作,你會發現她不在象牙之塔,也不在虛無縹緲地,它依然固守著其本土,其特定審美環境中主體情感和客觀物象的有機融合,才是藝術作品是否有生命力的標志。三只鶴隨心隨性的在水邊駐足,蘆葉婆娑遠景模糊,一幅天地間悠游往來的西部卓爾不群、傲然遺世而立的心態,描繪得活靈活現。兩幅以鶴為題的作品,獨特的繪畫技法在皴染上自成風貌,筆精墨妙的氣韻和少得可憐的著色使畫面清新俊逸,洋溢著沉穩瀟灑與典雅脫俗,沁人胸襟的感召力緩緩而來,讀之、品之余味無窮。
成功美術館館藏成功美術館作品《家園》
《毛澤東詞意圖》畫家顯然是先畫懸崖百丈冰邊橫空而來的老梅,幾朵黃梅粲然綻放,亭亭玉立中疏、雅、秀、逸皆具,將偉人詞意里花枝俏、不爭春的深刻意境纖毫畢現;再配以顏體為宗與畫面相互避讓的行書全篇《卜算子·詠梅》可謂點畫狼藉、解衣盤礴,雄渾厚樸、氣勢如虹,書畫相璋、金玉滿紙。《秋之韻》繪畫藝術語言表達著事事如意、有鶴來儀的豐盈,形象概括簡潔生動,洗練自然,風格秀潤清雅,不枝不蔓,色彩豐富多變,明艷雅致。《堅其節 虛其心》強調通過自然之理,將靜穆的觀照與活躍生動的景觀統攝到優美藝術作品之中。
成功美術館館藏成功美術館作品《秋色暮歸》
《一馬當先》所畫“青海驄”是中國著名馬種之一,屬蒙古馬系。體格中等,體質結實,步伐靈活敏捷,善于翻山越嶺,是優良的乘用戰馬,善走對側步,俗稱為”走馬”;踏開疾步時,步跨大、速度快、鞍口平穩、騎乘舒適,耐粗放、耐勞苦,是青海省重要農畜之一。這幅畫是畫家甲午馬年在西安憶及當年在青海門源縣浩門鎮看到浩門馬時有感所畫。全水墨沒骨暈染,神態端謹、體格健秀——頭長且直、眼大耳小、鼻直孔大、口深顎粗、肋骨彎隆、背短腰長、尻寬腹大、四肢中高、筋腱明顯、距毛不多。畫面一馬動感時求和諧、低頭中狂奔走的基本形態和韻律節奏,將“青海驄”獨樹一幟的”走馬”步履、步態惟妙惟肖的展現,畫家才氣豐贍而筆無疏漏的心理情態以理性的構圖形式、線情墨趣展現出來。
成功美術館館藏成功美術館作品《一馬當先》
井漢升先生花鳥畫注重精神的表現力營造和畫面氣息流動,富于地域特色的靈境和生命常青的意象;其作品是用心靈塑造、用感情構建的涓涓清流,生機澎湃而樸實無華中透著傳統文人雅士的特立獨行和不茍且。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金石開)
成功美術館館藏成功美術館作品《堅其節 虛其心》
畫家簡介:井漢升,別署瀚聲,陜西潼關人。1963年考入西安美術學院附中,畢業時因諸多原因,未能繼續升學深造,先做工,后當兵,再做編輯,1982年被吸收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青海人民出版社美術編輯室主任,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裝幀藝術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六屆、七屆理事,中國美協插圖裝幀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油畫協會二屆、三屆常務理事,2003年當選為青海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出版有《井漢升畫集》《書畫情緣》《美術家井漢升》《井漢升寫生畫選集》《井漢升書畫作品集》等圖書。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