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0
祁海峰先生作品《太行人家》
太行被譽為“天下之脊”,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堅貞的氣節象征。太行山水,是歷代中國山水繪畫創作的主要母體,五代時期的荊浩,宋代的郭熙,明代的謝時臣,清代的陸恢等等都有“太行”題材的經典畫作傳世。及至近現代以來,“太行”題材的山水畫家和繪畫佳作,更是風格多樣還燦若繁星,迭出不窮而不勝枚舉。譬如成功美術館此次“五一勞動節”線上展中,推出當代畫家祁海峰先生的水墨太行山水作品《太行人家》一作,即是典型的時代“太行山水”畫作代表。其畫面創作,以兼取中西而面貌別具、皴法個性的繪畫語言,既抓取太行山水嶂石巖地地貌、雄偉磅礴之勢,又體物背依雄峰、清溪環繞、樹木映翠的太行山村人家人文之景,進而為我們呈現了“皴自有法”而畫蘊鄉情、觀之可親的人與自然和諧山水佳境來。
具體從畫面的構成語言分析來看,祁海峰先生的這幅《太行人家》當中,既有傳統國畫山水里墨色濃淡兼具,中側筆鋒互用,而勾勒皴擦、因形造景的律動變化、對立統一賦形,寫意筆墨語言運用呈現。亦還有其扎實且豐富的油畫創作中,嫻熟的“復筆”式層積落筆,對山石肌理和體積構成的強化處理反映,及色彩上赭石、青綠等冷暖隨機調和帶來的巖石細節表現。譬如濃墨點厾層疊之寫,給予大小錯落磊疊山石之間的結構輪廓,或豐茂的雜草、蒼翠的青苔、叢簇的灌木等自然諸相的著意強調。還有如淡墨渴筆皴擦的山巒骨架之上,或綠或赭層層敷色,又交融滲透構建的或蒼或潤崖石表面自然情態,及塊面體積的沉實渾厚質感。再有水墨滃暈之下,銜接遠山、充盈深谷、環繞山腳的浩渺云煙霧靄;濃墨厚積墨象里,亦見近景“綠樹村邊合”的郁郁村林濃蔭,“前村雨過溪流亂”的堅凝澗畔巨巖;信筆寥寥勾畫,還可見中景處“曖曖遠人村”里影影綽綽的房舍,“石橋架絕壑”中與潺潺溪澗的動靜相守……
如此賦形造景的畫面語言,不僅可見祁海峰先生“太行山水”繪畫創作上獨屬其個人畫語皴寫面貌風格,同時無論中西、任憑墨彩的畫面造景媒介承載,亦還深蘊著中國繪畫“骨氣形似,本于立意而歸于用筆”的表現性筆墨寫意精神內涵。唐代孫過庭說:“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祁海峰先生太行山水畫作里這種迥然于眾的個性風貌,還在于其外師造化的取象上,所攝取的自然與人文諸相關注里,人類活動、人與自然關系的凸顯強調。及以深徹、誠摯的鄉情主觀之寄,賦予創作的家園意識熔鑄和田園詩情表達。
成功美術館館藏祁海峰先生作品《流云圖》
元代郝經歌詠太行曰:“舉首見太行,逸翠蜚萬丈。爽朗肝膽張,豁達氣宇曠”。巍巍太行,不僅是雄強豪邁、堅韌不餒民族精神氣節的象征,也更是生于斯長于斯人們的鄉景鄉情所寄,是太行山區生民百姓的現實自然生活環境。而這也正是祁海峰先生的這幅《太行人家》創構里,“目盡山川”“心窮萬物”的繪畫創作感物體驗,“刪撥大要,凝想形物”的藝術審美想象取舍及意象提煉凝萃中,“代山川而言”繪寫巍峨太行對不屈民族脊梁的山水象征寓興。更是一個長期生活工作于太行自然山水里,及以太行為其藝術創作精神母體的畫家,融情于景的依切濃郁鄉情映射,平淡樸實田園寫照。故而該作品中,雄峻壯闊的太行層巒疊嶂間,思接千載的浩蕩流云山嵐里,蘊藏著華夏民族的陽剛之美,寄寓著時代的英勇氣概。而溪流潺湲不歇的平凡石橋上,綠樹濃翠蔭蔽的尋常村景中,亦見太行鄉民的樸素生活,丹青歌詠的田園詩意。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畫家簡介:祁海峰,1964年生于河北省武安,1988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理事 、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河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河北省政協文史館館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河北省文聯駐會副主席,河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河北省文聯機關黨委書記。
作品曾參加第七屆、八屆、九屆、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及其他國內外大型美術展覽。先后在巴黎、悉尼、北京、河北、廣東等國內外多地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在國內外大型畫冊及專業刊物發表。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天津美術館、中國臺灣山藝術基金會等美術機構及友人收藏。
出版有《生存的風景—今日中國藝術家祁海峰》《祁海峰油畫作品選》《西藏風情—當代美術名家祁海峰中國畫》《水墨延伸—當代美術名家祁海峰》《風聲—海峰水墨》《山水牧歌—祁海峰作品集》《中國友聯畫院美術書法精品匯編第十四卷—祁海峰中國畫》《中國美術家大系第十五輯—祁海峰卷》《祁海峰中國畫作品集》等專著。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