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壽一峰山水畫《茂林情懷》
清·笪重光云:“人不厭拙,只貴神清。景不嫌奇,必求境實。”這便是山水畫中的物象與虛實意境,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山水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獨立的畫科,有著近兩千年的歷史,承載了中國人悠游于山水之間的意趣和“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人文意識。縱觀中國美術史山水畫家人才輩出,一代又一代畫家不斷的繼承和發展著山水畫的精神和水墨表現程式。當代畫家壽一峰先生長期從事山水畫創作,師從著名山水畫家張復興先生,技法純熟且變化多端,作品不管是宏篇巨構,還是尺幅小品,墨筆著色,隨意成畫。

壽一峰山水畫《山岳祥云》
壽一峰先生的山水畫,取山川草木自然之造化,筆墨淡雅,四季分明;又澄懷味象,因心造境,筆墨在虛實之間表現著天地之妙境。從《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的《茂林情懷》《山岳祥云》《青山有約》《三江清夏》等幾幅作品,可以看出畫家善于撲捉生活中鮮活的景象,將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通過筆墨細致的表達在畫面之中。這幾幅作品皆描繪山水相依,屋舍依山傍水坐落,色彩清雅,墨色瑩潤,畫面中遠山、近水,山野、流水,草木、山石,石階、泊舟等等古典山水意象一一呈現,又有祥云,清風相伴,自有一派田園詩意的韻味和遠離城囂的靜謐之感。《青山有約》一畫中,壽一峰先生通過墨彩的濃淡和虛實對比關系,寫意出淺淡的遠山意象,留白寫出的流水過渡,給畫面豐富的層次感;中景峰巒挺拔,平整的山坳中人家悠然而居,房前屋后樹木繁茂,沿著臺階而下,便是一條清澈的小河,河面上停泊著一艘艘休憩的舟楫,給人“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悠然恬淡之感;近景中,一座石橋靜靜的溝壑之上,丘壑繁雜,茂林雜樹,隱約可見舟船停靠在岸邊,意境清幽。整幅作品布局嚴謹,設色淡雅,畫家以濃淡相宜的墨色描繪了清幽寧靜的山水景象,也表達著內心對自然山水的無限向往和敬畏。

壽一峰山水畫《青山有約》
北宋米芾在評價董源山水時是這樣說的:“董源平淡天真多,唐無此品,在畢宏,近世神品。格高無與比也。峰巒出沒,云霧顯晦,不裝巧趣,皆得天真。嵐色郁蒼,枝干勁挺,咸有生意。溪橋漁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米芾《畫史》)縱觀壽一峰先生的山水畫作品《茂林情懷》《山岳祥云》,還是《三江新綠》《侗鄉夏風》《夏風疏影》等三幅小尺幅作品,都很注重意境的營造和情感的抒發。畫家在繼承傳統筆墨和山水精神的同時又面向生活,不斷挖掘生活中的色彩和山水氣象,所作山水渾厚大氣,流露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赤子之情。

壽一峰山水畫《侗鄉夏風》
壽一峰先生長期生活的祖國的大西南,桂北的那一片蒼茫、郁秀的山水滋養了他平淡質樸的筆墨意趣和清雅潤秀的山水意境。在日復一日的寫生和筆墨實踐中,壽一峰先生用飽含情感的墨構建著一個個清逸而富有人文精神的自然意境。(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汪利利)
壽一峰山水畫《三江新綠》
畫家簡介:
壽一峰,196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是著名山水畫家張復興先生弟子。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盧溝書畫藝術研究院創作員,閔臺(長泰)文化藝術研究院創作員。浙江紹興國畫研究院常務院長。曾就讀于中國畫研究院(中國國家畫院)李寶林工作室高研班,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研究生班。

壽一峰山水畫《三江清夏》

壽一峰山水畫《夏風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