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遠利山水畫《雨山暗暗青山秀》
山水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組成部分和精神承載,不管是筆墨的表現方法,還是墨彩的暈染和空間結構的營構,都體現著國人對山水“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情懷。山東畫家孫遠利先生的山水畫以傳統的筆墨符號呈現出當代山水的雅致和內斂的氣韻,又在“師法自然”的過程中創造出與眾不同的面貌。
從《雨山暗暗青山秀》《遠性入山深山》兩幅畫作中,我們可以體味畫家深入自然,心有所得,下筆胸有成竹,墨意自由,氣韻天成。前者以平遠的視覺取景一角,奇峰挺立,峰巒疊嶂,山之一角隱約可見寺院依山而建,傍水而坐,遠離塵世,清幽寂靜,給人一種曠世之味。再看山峰構成,草木之姿,可以窺見孫遠利先生在創作中以書入畫,線條和墨點的組合皴擦中表現出山峰形態;在墨彩的濃淡和虛實對比之間寫意出淳樸自然的山水氣息,廣博的筆墨情感賦予了大山大水蓬勃、靈性的生命精神。

孫遠利山水畫《遠性入深山》
《遠性入深山》一畫,則采用平遠的構圖法取景,遠山層疊、綿延,平原廣袤;中景中則山嶺蒼秀,疊嶂起伏,流水潺潺,林深樹茂,隱約可見屋舍依山而落,流水而棲,營造出一個遠離喧囂,清幽淡泊的山水意境。近景處,取流水之畔的山丘或水中小島一處,上有雜樹橫斜繁茂,野逸而富有生機。孫遠利先生的山水畫中色彩極少,淡雅而具有季節的鮮明特性,多以黑白灰來表現色彩層次的變化和景物的過渡,畫中挺拔的高峰、蔥蘢的草木皆運用墨色的皴擦、點染,以及線條的交織皴寫呈現出我們所看到的渾厚之氣和蒼雄的氣勢。留白營構出煙嵐浮動,云霧環繞的氣象,河水靜靜流淌著,流過坐落的村舍,流過風景不同的山川,流進每一位欣賞者的心田,安撫著浮躁的現代人。
“藝術之常,源于人心之常;藝術之變,發于人心之變。”孫遠利先生的山水畫創作在線條和墨色皴擦、暈染是我構成與組合之間,呈現出蒼茫渾厚的山水氣象和清幽遠寂的意境。他將傳統文人繪畫中對自然的崇尚情懷,以及"澄懷觀道,臥以游之"的文人自娛心態展現的淋漓盡致;又融入現代人們對山水自然的向往,寄情山水以言胸志的精神,很好的表現出山水的精神內質和詩畫意境。(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汪利利)
畫家簡介:
孫遠利,筆名遠山,山東濟南人,畢業于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北京中國畫院山水創研副主任。2004-2005年就讀于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研究生課程班,2005年就讀于中國國家畫院龍瑞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