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虎先生山水畫《寒山轉蒼翠 秋水日潺湲》
自然山水孕育著無窮的生命,更蘊含著中國人的無限情感。不管是水墨寫意,還是細致的工筆營構,亦或是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沒骨山水等風格的繪畫表達,都體現著中國人特有的精神情懷。唐代畫家張璪云:“外師造化,中心得源”,畫山水,自然離不開身臨其境對山水的觀察和體驗。當代山水畫家孫虎先生的山水畫可以說是畫家深入自然景物之間,真實的體驗,用心的感悟,并融入自我情感意識,將山水的內在聯系,山水的精神韻質,通過樸拙的筆墨和虛實相生的意境營構,展現在每一位欣賞著眼前。
宗炳《畫山水序》中說:“山水以形媚道。”山水之形是萬物規律的具體化,人在山水中洗心養身、澄懷觀道,可以從有限通達無限,獲得“天人合一”的精神體驗。孫虎先生的作品可以說是承載著傳統山水畫的筆墨意識,更是將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表現的淋漓盡致。《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的這幅《寒山轉蒼翠 秋水日潺湲》一畫中,我們可以窺探到畫家胸懷山水的情懷,以及對古人悠游山水,隱居世外的向往。畫面中高峰聳立,挺拔入云,孫虎先生以沒骨法勾畫出山峰的形態,又運用披麻皴,皴寫出山石的塊面肌理,峰巒疊嶂,懸崖峭壁,云煙環繞,如練的流水自峰崖間隙飛瀉而下;崖下居左草木繁茂,隱約可見屋舍依山坐落,石橋上一位隱士負手而立,仰首而望,又或是仰頭傾聽山谷間的水流、鳥鳴之聲。整幅作品水墨厚重,色彩古樸,展現出秋日山水的清幽冷寂。
就畫面的筆墨和構圖來說,孫虎先生不僅很好的吸收和傳承了中國傳統山水繪畫的筆墨精髓,更是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水墨韻味中,呈現出北方山水獨有的渾厚意境,先生將樸素自然的山水風通過內心的意象幻化,表現的富有生活意趣。從《寒山轉蒼翠 秋水日潺湲》作品的構圖上來說,以高遠、深遠構圖。遠山峭拔,如斧劈刀削般的峭壁給人一種險絕的氣勢,右側云水渺渺,虛實對比之間氣象萬千;中景中的山岳則呈現出山石嶙峋的氣勢,雜樹繁茂,水汽氤氳,遠近對比之間可見清幽之意象;近景中則營造出人文生活氣息,與山川流水融為一體,造就一個氣韻生動,山水與心靈相通的水墨畫境。(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汪利利)
畫家簡介:
孫虎,筆名孫嘯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當代藝術創作研究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北京書畫院常務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