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國偉人物畫《竹林雅集圖》
“寫意”作為中國繪畫的基本表現形式,貫穿中國畫發展的始終。強調物象內在精神實質,通過寫意性的手法表達出形象之中有所蘊涵和寄寓,讓"象"具有表意功能或成為表意的手段,即為“以形寫神”。發展至現代,不管是花鳥,人物或山水,寫意以水墨畫法,繼承宋元文人繪畫傳統,通過所描繪的主體,表達著畫家的主觀情感;也通過對物象“意”的營造,來體現畫面主體的形神兼備和畫家的遷思妙想,亦張揚著傳統繪畫中人們對“意趣”的精神感悟。畫家馮國偉以新疆少數民族人物風情為主題,創作出一幅幅表現新疆維吾爾人物形象和少數民族精神的寫意繪畫。

馮國偉人物畫《賞蓮圖》
從馮國偉先生的人物繪畫中,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他在所表現人物形象,略微夸張的線條勾畫出人物造型,面容、眉眼、服飾、鞋帽,他都以傳統的白描線條寫出,筆墨簡潔奔放,筆力流暢勁健,給人一種質樸飄逸的氣韻。以《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的寫古人物畫《竹林雅集圖》《太白醉吟圖》《賞蓮圖》及新疆風情人物畫《歡歌圖》來簡要分析馮國偉先生的筆墨情趣。他在繪畫中融入了人物速寫、連環畫人物和漫畫人物的線條和表現形式,使得水墨寫意作品具有一種原始的生命張力和靈性。這三幅作品不管是前者長袍寬袖,風度儒雅,亦或是后者熱情奔放,載歌載舞,馮國偉先生在人物的刻畫上都遵循傳統筆墨屬性,力求人物形象生動傳神。在竹影搖曳,風穿清幽的竹林間;在幽香清逸的荷塘之畔;在熱鬧喧囂的市井之中,人物各具性格。寫古人,氛圍古樸,意境悠遠,清秀勁健的線條勾勒出文人雅士逍遙、灑脫的形貌;寫意少數民族人物,則以疏簡婉約的線條,呈現出男女、老少能歌善舞,顧盼神飛的風貌。畫家用傳統的筆墨和現代審美要求,以線條寫意人物造型,再敷以墨彩的濃淡,恰到好處的留白。在墨彩的對比和線條的穿插游走中,展現出人物豐富的精神氣質。

馮國偉人物畫《意寫南疆》
再說畫面的“意趣”。從畫家最引人注目的南疆人物畫《意寫南疆》《歡歌圖》《塔里木晨曲》來說,畫面中潛藏著一種自然、純真、質樸的生活意趣。《意寫南疆》突出少數民族能歌善舞的民族風情。以線條寫意出人物形象,濃重的墨色襯托出南疆漢子粗獷豪邁的性格特征,輕細的線條則寫意出南疆少女靈動、婉約的氣質和婀娜多姿的身形。大片的留白,延伸了畫面空間,也突出人物鮮明的個性。《歡歌圖》亦是以線條寫意出不同舞者的人物風貌。線條或婉約靈動,或剛勁不是柔美,飽滿的衣裙線條襯托出舞動少女靈活的肢體和飽滿的熱情,服飾褶皺的處理更給人一種少鮮活之感,仿似天邊的云朵一般輕盈。身后捧著民族樂器伴奏的人們亦附和著節奏搖擺、舞動。畫面的構圖以繁襯簡,以群體突出個體,墨彩映襯之間將人物形象內在的情感宣泄而出,給欣賞者以精神上的愉悅。《塔里木晨曲》一畫中,畫家通過對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和體驗,以線條勾勒出邊塞牧民的生動形象,又用水墨寫意出邊塞特有的駝隊形象。大面積的留白寫意出沙漠的廣袤無垠,也突顯出駝隊之于邊塞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在沙漠微暖的曦光中勤勞的人們早起,開始一天的忙碌。馮國偉先生以簡練略帶夸張的筆墨呈現出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

馮國偉人物畫《歡歌圖》
馮國偉先生筆下的人物畫民族風格濃郁,時代特色強烈,精湛的線寫和骨法用筆將人和物的個性一一突顯。夸張的人物造型和巧妙的位置經營,使得其畫面中人物的內在精神個性鮮明,既讓人過目不忘,又讓欣賞者在筆墨線條的優雅、灑脫的節奏中浮想聯翩。生于斯,長于斯,幾十年的南疆生活,讓馮國偉先生筆下的南疆風情人物畫充滿著生活的真情和對這片土地的摯愛。(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汪利利)

馮國偉人物畫《塔里木晨曲》
畫家簡介:
馮國偉,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新疆畫院國家一級美術師、新疆國畫院國畫藝委會主任。長期以來從事連環畫創作、先后出版連環畫冊十余種、在區內外報刊發表連環畫作品百余套。國畫作品多次參加自治區畫展和全國畫展、部分作品獲獎并收入畫冊或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