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館藏胡益通先生作品《藤攬春風》
胡益通先生曾是10年前我采訪過的一位閩西當代花鳥畫家,與胡先生探討過其繪畫風格的形成和畫藝寄托的情志,他也還向我介紹過他對花鳥繪畫創作的時代氣息,閩西地區花鳥繪畫的藝術特征和發展方向,乃至時代繪畫藝術革新等方面的觀點看法。時光匆匆,今天在《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的作品中,再次看到胡益通先生的這幅《藤攬春風》,于其恣肆筆墨、斑斕色彩,及繁復錯疊又疏密有致的圖構中,也還見其兼及工筆之精微刻畫,寫意之節律氣韻,綜合呈現的清新自然、春意盎然的畫圖情志表達。
《藤攬春風》是一幅以繁花層疊磊落的紫藤花木為對象的小寫意花鳥作品,也是傳統花鳥繪畫常見的題材。胡益通先生在這幅作品的創作上所彰顯的藝術個性,在于融匯工筆和寫意方法,調和不同畫語形態,對畫面整體性的藝術強調和寄情寓興。其恣意流暢的寫意筆態中,對花葉的構寫布置往往又見工質精細的雕琢情態內涵。故而呈現在具體的畫面構成中可見,大筆縱橫、墨色枯潤之寫,帶來古藤老枝虬結盤曲、蜿蜒曲折之勢;混合著深紫、花青、鈦白的點染組合、疏密錯布,又賦予藤花稠疊、燦若云霞的勃勃生機;或線勾填彩,或沒骨造形的藤葉井然排布,與絢爛紫花的密密匝匝、紛繁重疊又形成鮮明對比,使之在畫面物象的統一調和中,更增其畫面的空間語構和豐富韻致。還有那空曠枝干上相對而鳴的禽鳥,或寫或染、墨色相雜、濃淡交互而見山禽啾啾而鳴,感受到春天氣息的歡欣和喜悅……
再有畫面的圖構布勢上,無論是局部的花葉磊磊、藤蔓穿插呈現的郁郁蔥蔥、密密實實,與老枝裸露、藤絲映帶而疏朗鮮明、對比調和,帶來的畫面空間縱深。亦或是畫面整體上,隨藤枝蜿蜒衍生呈現的起伏搖曳之態,左右布實、中間虛空,又以老藤主干和山禽鳥雀聯系構通的畫面布置等等。這些都可見畫家深諳國畫花鳥,注重開合、主次、穿插等的藝術布構法則,及其富于辯證統一哲學思想的美學內蘊。而這種由造化物象的基礎筆墨語構,到整體畫面章法上一以貫之的對比調和、氣韻節奏,所反映的氣意、情感內涵上又見“綠蔓濃陰紫袖低”一般的旖旎詩意,“花蔓宜陽春”般的生命活力。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畫家簡介:胡益通(一通),1963年生,福建上杭人。1983年畢業于集美大學美術學院,師從已故著名花鳥畫家林金定先生。現任閩西(龍巖市)書畫院院長,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花鳥畫學會副主席,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畫院特聘畫師,福建省開明畫院副院長,龍巖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長期致力于中國花鳥畫的創作與研究,是當代極具影響力的寫意花鳥畫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