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中國特殊的藝術形式,中國書法從古典主義到現代的轉型最早是受臺灣《墨潮書會》特別是日本“少字數”“前衛書法”“假名書法”的影響。1977年,日本在中國展出“日本現代書法展覽”,展覽作品借鑒現當代藝術的手法和觀念,打破傳統書法的文字結構,以圖形和線條元素構成的作品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抽象意識濃厚,在當時引起了中國書法界的強烈關注。
1985年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現代書法展”是中國的首次現代書法展,在當代書法發展史上成為草創時期。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現代書法與“當代藝術”“現代藝術”的交融,書法也正式開始了現代主義的歷程。2000年,世紀之門:1979-1999中國藝術邀請展中,書法被獨立出來,第一次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類別參加這個跨時代意義的展覽,具有獨特意義的現代書法成為現當代藝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進入21世紀,計算機和網絡的發展使得我們進大數據時代,全球化的進程加快,攝影、攝像、數碼、網絡,以及各種新型材料和媒介介入生活和藝術領域。從2005年第一屆“書·非書”展覽展示的立體、裝置、影像、行為、觀念等多種藝術門類介入的現代書法作品中看到,中國現代書法完成了傳統與現代藝術的對接,走出筆墨紙硯作為媒材的書寫方式,現代書法的各種形式層出不窮。這些媒體技術的沖擊和各種材料的介入,使得書法創作開始從二維走向三維空間的探索。也使得現代書法有著從現代主義走向后現代的可能。
在書法與各媒介的交融中,攝影作為現代媒介的代表和書法的結合顯得尤為重要,我的現代書法作品《果實—齊物》系列、《西湖夢尋之尋夢四時—24節氣》以及《樹語》系列是這幾年作為跨媒介的實踐。
《果實—齊物》系列分一對一組呈現,共5 組。《物非物—果實》,是我在2010年左右完成的,這些果實是我從2007年,大概在新媒體碩士研究生畢業的時候開始放置的,大約有四五年的時間,在2010年拍攝下來。燈光外,果實顏色特別深、特別沉,我知道它們還是它們。莊子《齊物論》說:“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果且有成與虧乎哉?果且有成與虧乎哉?”在這里就像我拍攝的果實一樣,莊子闡述了關于宇宙萬物相互轉變和無果是非的生存理念。基于這樣的體悟,我后來根據《物非物—果實》系列又創作了小字書法《果實—齊物》系列,內容選自莊子的《齊物論》。每一幅書法圖像都對應了一個果實,與其說《果實—齊物》是《物非物—果實》的反射,不如說《物非物—果實》是《果實—齊物》的顯現,互為因果。
接下去,我又開始思考把攝影和書法更完美地結合起來,把《果實—齊物》和《物非物—果實》作為互為因果的同一視覺。《果實—齊物齊論》是在果實上寫的小字書法,在書寫的過程中毛筆的墨水流露著心境在時間里的起伏,點濃點淡,驟急遲緩,我在表述的同時也是向流逝的生命作些許的回望。所以這種作為媒介交融的書法體驗也是傳統書寫所無法交代的。
西湖是江南的代表,《西湖夢尋之尋夢四時—24節氣》是我的攝影書法和詩歌的交互,“處暑,年過一半后,風以入秋燥,與子相對坐,微醺是夢眼”,描畫了杭州盛夏過后偶見秋的端倪時光,情懷和暖風呼應而出。“白露,日暮還需過黃昏,白露點點為伊人,癡花不知何處去,留在最是傷情處”,展現了當秋已入肌膚、微寒的涼衣的感覺,一面是用虛鏡頭的攝影畫面晃出,另一面是小字書法像點點的白露飄在草木的傷情處,攝影和書法、詩歌與繪畫交融在江南女子的筆尖和鏡頭里,更為值得嘗試的是風花雪月一樣的情事被多種媒介融合地表達著。
“2010年3月,由于脊柱變直迫使我抬頭仰望,這時候我看見那些無聲書寫著等待春天的樹枝,它們以不同的姿態敘述著。而平時我們總是埋著頭不停忙碌,不停向著迷霧般的遠方,當身體拒絕欲望的時候,我們才會停下來仰望天空,看著自然界的這無聲語言,該何去何從……”《樹語》系列作品是在2010年完成的攝影作品,到2014年我在每一件樹枝留下的影子里用小字書法來覆蓋,這樣就形成了具有書法的影子的樹語,我用《詩經》和有關樹木的唐詩宋詞的文字來書寫,作品由于有了細膩和獨特的書法語言,形式感和可讀性被增強了。在展出的時候,由于觀眾的粗心(這可能是現在看展的觀眾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即對那些具有強視覺的畫面會關注,往往忽視了畫面里面的微弱變化和細微的東西),所以在看我的這個《樹語》系列作品的時候,觀眾往往沒有看出在樹影子里面的書法。當然有少部分觀眾可能看見了,有些甚至會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地喊出聲來,然后邊上那些沒有注意到的觀眾就會圍過去,此時,那個看出影子里面有書法的觀眾就會比較自豪。這確實是一個有趣和值得思考的現象。
儲楚(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有刪減)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1621號
2021 甘肅新思維廣告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