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生活中去,到人民群眾需要的地方去,已經成為當代書法家的精神動能。近幾年,中國書協每年都組織書法家下鄉,送去書法的溫暖和問候。為了促進西部地區書法事業的發展,中國書協建立了西部教育基地,組織了20余期書法高研班,為西部培育大量書法人才。西部教育基地書法高研班的導師,勤懇認真,義務教學,得到了學員們的好評。中國書協顧問林岫是其中優秀的導師代表,她白天授課,晚上點評學員作品,每一次授課都有始有終,針對不同的學員因材施教,贏得了導師和學員們的尊重。
書法藝術因其藝術的特殊屬性,在扶貧過程中,發揮著自己獨特的作用。不同書體和風格的書法作品,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徜徉其間,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東方藝術的典雅厚重、一個偉大民族的精神歷程。站在時代高度,具有戰略眼光的書法家,通過“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的書法作品,以深刻的思想文辭和豐潤的筆墨,讓群眾受到精神的鼓舞。
2020年6月29日至7月1日,中國書協舉辦的第七屆專業委員會工作培訓班,邀請了中央黨校教授李志明作《中國力量——新中國的扶貧事業》講座,作為專委會委員,我在李志明的講座中,看到了中國扶貧事業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也體會到扶貧工作是一項造福子孫的長遠規劃,是每行每業的特殊使命,每一個關心國家大事、有擔當精神的中國人,都是脫貧攻堅過程中的在場者和參與者。“十四五”時期,當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正在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這既是目標,也是起點,這是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經階段,也是我們走向未來的號角。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當代書法創作何為,能否跟上時代發展、把握人民的需求,創作出不負偉大時代的精品佳作是書法家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因為書法創作不是書法家的個人炫技,也不是謀取功名利祿的手段,一味地夸大文藝作品的娛樂性,是短視的、也是危險的。文藝作品要有濟世情懷,藝術家要有“先天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向往,“一切轟動當時、傳之后世的文藝作品,反映的都是時代要求和人民心聲” ,因此,我希望書法家不僅要走出“象牙之塔” ,還要有為國家、為人民奮不顧身的社會理想。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1621號
2021 甘肅新思維廣告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