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十分喜歡荷花題材,作品不斷推陳出新,形成了馳名中外的“大千荷”。縱觀張大千荷花水墨近十年來的市場表現,對投資者和收藏家來說,其定價體系較為成熟,學術定位也非常清晰,值得關注。
張大千水墨市場概覽
根據雅昌藝術拍賣頻道的統計,1993年至2019年之間,張大千的繪畫作品共有12521件上拍,累計成交了9250件,成交率也達到73.88%的較高水平(同期整體藝術拍賣市場平均成交率僅為49.91%),成交總額更是達到了175.52億元人民幣。從表1、表2可知,2018年張大千書畫成交總額達到9.3億元人民幣,與2014年、2015年基本處于同一規模。
從張大千的作品成交均價來看,近三年來基本穩定在300萬至400萬元之間。而其荷花題材的水墨,因雅趣的文化內涵象征,這幾年都成了市場追捧的熱點,千萬級別的天價作品屢見不鮮,可見市場對其荷花題材水墨的學術認知和價值認可(圖1、圖2)。
水墨荷花雅俗共賞
張大千非常喜愛荷花,一生畫荷無數,他以“君子之風,其清穆如”來盛贊荷花的高潔和雅趣。而每當初夏荷花盛開時節,張大千都要四處賞花和寫生,并在自家居住的庭園內,開辟池塘以遍植荷花。正因為這種出自內心的喜愛,張大千所畫的荷花,特別是晚年的潑墨、潑彩,生動流暢、氣韻感人,將文人花卉的筆墨范疇拓展至現代水墨東西方融合、具象抽象并存的嶄新境地。
張大千的荷花,恪守他一以貫之的強調繪畫與書法之間的關系——用正、草、篆、隸四種書法技巧畫荷:“花的干,用篆書;葉,是隸書;瓣,則是楷書。”正因為張大千觀察細致入微,他筆下的荷花才能形態各異姿態萬千,猶如淑女,或正、倚、俯、仰,猶如小兒或靜、動、離、合,猶如美景或大、小、殘、雅,且在風、晴、雨、露中,“映日荷花別樣紅”“風吹荷葉十八變”,展現了我們這個婆娑世界的人間百態。
張大千早年畫荷花,畫法多以明代畫家徐渭畫法為多,中年時是半工半寫者多,到了晚年最擅長以潑彩半抽象手法來畫荷花。如圖3構圖飽滿,疏密有致,用筆豪放大氣,黑白兩色格調清新典雅,具有強勁的蓬勃向上之勢。三四片卓然飄逸的巨型荷葉,在夏風的吹拂下,隨風搖擺、舒展筋骨。而荷葉疏影中,兩朵高雅潔白的荷花已盛然綻放。張大千用筆古樸疏狂,架構自然忘形,潑墨淳厚飄逸,使其荷花的氣韻與氣勢頗與眾不同。
具有抽象元素的潑墨潑彩水墨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潑墨潑彩受西方抽象畫派影響很大,但其也為張大千提供了一個融合東西方不同技法風格的平臺和舞臺。在類似西方抽象藝術的表面下,張大千既保持了鮮明的西方抽象現代形式美感,又在細節之處體現了中國傳統國畫和書法的造型功力。
從圖4看,張大千將抽象作為潑墨潑彩的一種技術化水墨處理手段,這無疑與西方的現代抽象藝術有著某些類似之處,比如抽象藝術里的自動化、偶然性、平面化的概念,對畫面平面構成元素和形式美感的重視等。張大千無疑要發展一種具有東方性格的抽象美——它包容平面感和立體感,包容中國傳統技法和西方光影造型。因此,與其說潑墨潑彩水墨是張大千在西方現代抽象藝術的影響下,對中國傳統水墨進行個性化的革新,不如說是當時社會各種藝術技法、各種藝術觀念的矛盾黏合劑,并通過潑墨潑彩所具有的東西合璧的包容與同化力,將不同的技法體系融合,也為當代水墨開創了一條創新之路(圖5)。
出世佛法入世水墨
張大千原名為張權,另說“張正權”。他從日本回國后,在上海淞江禪定寺出了家,法號“大千”,而“大千”本源自佛家的宇宙觀“三千大千世界”,這就是張大千其法名的來源,也是他常用的印章名,更是他在方寸之間以筆以墨中創造出的大千婆娑世界。此后余生,“大千”這個法號,成了張大千馳騁畫壇的符號。
在張大千的荷花水墨中,荷花是“大心無心”禪意,它倚于佛經中的“天風”,其“來無影,其去無蹤,風撫而過,心自澄明”。
在《維摩經·佛道品》中曾有經云:“火中生蓮花,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蓮花”在佛經中既是清純本心的象征,即“空”,也是超越一切世俗煩惱的象征,而“火”在佛經中則是一切煩惱之“色”,“世間的貪欲、嗔恨和愚癡等種種煩惱如‘火’,皎潔晶瑩的覺悟之心則是‘蓮花’。”正因如此,“火中蓮”是超越過程的象征和比喻,也是“本心”經過“色”誘而“不住”“不執著”的過程,而“蓮花”也因此而成為超越象征著煩惱的“火”,成為通向“禪悟”的途徑之一。
圖6作于1960年,此時的張大千,正嘗試以潑墨潑彩的技法展現出一個更加具有禪意和佛趣的世界,因此其對景物的描繪也更加抽象和宏觀。這幅荷花水墨與其早年的工筆荷花作品大相徑庭,從構圖到墨,都頗具表現性和抽象性:從構圖上看,荷葉大片伸展,荷花孤芳自賞,荷稈穿插交錯,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形式美。下半部分以潑墨畫出荷葉,筆墨酣暢。荷花則以白描繪出,花瓣輕靈,在隨風擺動的墨葉襯托下,頗見風致。
在目前的藝術投資市場,張大千的作品價格屢創新高,而荷花作為傳統花鳥、花卉題材也在張大千成交TOP15列有一席之地。作為雅俗共賞的題材,且基于張大千在傳統國畫的基礎上對西方現代繪畫的吸收和對中國禪宗思想的理解,使其荷花顯示出獨特的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是一個值得長期追蹤且具有較好支撐的藝術收藏項目。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1621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