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鼠首和兔首。
時隔兩個月的6月28日,在“流浪”了153年以后,它們終于結束流浪、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歷史無法忘記,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劫掠北京圓明園,十二生肖的獸首自此散落在世界各處。
兔首、鼠首的回歸令國人激動萬分,當時法新社這樣評價此事:兩座銅像回歸讓很多愛國者感到驕傲。
2013年7月18日,游客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鼠首、兔首前參觀拍照。(新華社)
如果仔細翻看近三十幾年的《參考消息》報紙,可以發現,中國流失文物回歸一直是世界關注的議題。
在2000年,英國《泰晤士報》就刊登了有關“中國要求歸還‘被掠奪’珍寶的報道。2003年,日本《東京新聞》也曾報道,中國的流失文物已經開始源源不斷回國。
至2010年以后,“中國流失文物歸還熱”再一次引發世界關注。就讓我們跟隨《參考消息》報紙來盤點一下,近幾年中國流浪文物回家的那些激動人心的瞬間。
2015年12月10日:
這一天,美國政府向中國政府移交中國流失文物和化石的交接儀式在中國駐美大使館舉行,這次中國政府接收了來自美國政府移交的包括16件(組)玉器、5件(組)青銅器、10件陶器在內的22件流失文物。
在報道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時,法新社引用了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移交儀式上的一句話:“迎接美國移交的22件流失文物和一件古生物化石回家是件非常開心的事。這些文物和化石是中國古代文明和大自然的結晶。”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流失文物踏上回家之路。
2018年12月11日:
當天,國家文物局劃撥中國國家博物館青銅“虎鎣”入藏儀式在北京舉行。
青銅“虎鎣”原為清宮皇室舊藏,1860年被英國軍官哈利·埃文斯從圓明園劫掠獲得。
關于“虎鎣”回家值得一提的是,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018年4月報道,此前這件中國流失文物曾在英國拍賣行被拍出高價。
英媒如此評價此事:這些歷史上流失到海外的文物,重回中國之路一直十分坎坷。
直到2018年12月11日,這條坎坷之路終于走到了盡頭,流浪百年的“虎鎣”終于回家了。
2018年12月11日,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院名譽院長孫機(前)在現場講解青銅“虎鎣”相關知識。
2019年4月10日:
“4月10日清晨6時54分,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停機坪565機位,在北京海關關員的現場監管下,796件套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分4個專用集裝箱板從CA950航班貨艙中卸下,漂泊海外多年的中國文物終于正式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
在這些文物抵達中國的近一個月前,外媒就對這件事情密切關注。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3月26日報道,意大利宣布將歸還非法交易文物,一份聲明證實,這些文物的“來歷不合法”。
美媒當時記載,意大利文化部部長博尼索利表示:“保護(文物)最重要的方式是打擊非法文物市場。我們須開展合作,讓非法文物的交易無利可圖。我們把我們找到的這些代表著中國人民的身份認同和傳統的文物歸還給我們的朋友,我們也為此感到驕傲。”
美媒還提到了這一重點,中國的實力使其在請求歸還文物時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2019年4月24日,北京,“歸來——意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溫暖啟幕。圖為意大利向中國返還的796件中國流失文物的部分藝術品。(視覺中國)
正如香港《亞洲周刊》在一篇報道中所說的那樣,流失文物的回歸折射著中國的繁榮強盛。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流失文物漂洋過?;氐阶鎳膽驯?,《參考消息》刊登的報道可能僅是其中一部分。但縱覽《參考消息》的報紙,我們不難發現海外媒體對此事的關注和國人一樣密切。
我們也希望,隨著中國國際實力的不斷提升,文章中這樣激動人心的瞬間會越來越多,更多的流失文物可以踏上回家的征程。(文/孫之冰)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