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慶云精舍主人杜君金玲將《觀硯》一書送我,其初,我并沒當回事,認為一般的硯臺集成而己,土豪都能做,當我翻開一看,眼前一亮,頓感此譜做的不一般,很有品位,不但書設計印刷裝訂的特別美觀,而且在硯文化方面的含量和信息彼豐。該書由北京民俗博物館編輯,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受此書的吸引,我便放下手中的活兒,一邊欣賞一邊仔細閱讀下去。
此書給我第一感覺是:慶云精舍主人和北京民俗博物館有著強烈追求真實的精神。在書中它不僅展現了古老的古硯的容貌,而且還費盡心力去追求尋找硯背后的故事和與硯延生發展中所產生的的衍生品,讓人們不僅能在書中欣賞古硯,而且能讓藏家學到應該怎樣去擴展發掘自己藏品的外在價值和如何增加藏品的歷史和文化內含,書中所收錄的文字和實物讓我們知道了杜君是如何讓一件無根之物陡然得到了巨大的升華的,她是如何讓一根無本之木,忽然間找到自已的歸宿,原來自己的根來自于這么厐大的森林,而且這片森林還受到過這么多高人的寵愛,一時間讓此物便換發出無比的光彩,也讓玩友一下子明白了,原來這是廟堂之物,怪不得就連學富五車,佛教泰斗,惜字如金的趙樸老一連寫下四個名字讓榮寶齋參考選定,有了這翻追憶和尋找到的原始資料以及當事者的回憶和考證,誰還能懷疑此屏的真偽!從這點來看,杜君金玲所用的心血和辛苦是值得的,她這種執著的追求真實的精神很值得藏硯者學習和借鑒。
給我印象深刻的第二點是:在收藏中拓展了藏品的文化。杜君在藏硯中,不獨獨藏硯,而且她還收藏比硯更有文化含量、更有學術研究價值的硯譜,從譜中來追求硯的真實和過往今來,從古硯譜中來學習和借鑒古人藏硯的方法和拓展硯品內涵的韜略,從而增加藏品的歷史、文化、學術和經濟價值。從這一點上看,杜君做得很到位,正因為她收藏中追求藏品的文化含量,所以她能收藏到早期的原版的《西清硯譜》和《高鳳翰硯史》,這兩部譜書是稀有珍品,此兩部書在硯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價值,該書為研究我國古硯史提供了極為形象與詳實的寶貴資料,是了解清宮所藏歷代名硯概況及其流傳經過和研究高鳳翰全方位藝術造詣的不可多得的重要稀缺參考書。杜君藏硯并連帶收藏硯譜,不僅豐富了收藏,同時也提高了收藏者的收藏品位。
給我印象深刻的第三點是:書上所展現的硯臺多系精品,是硯之驕者。比如:《銅雀臺瓦硯》,硯為漢代,為了好保存,清代詩人顧嗣協還做了邊框,并在邊框上題銘:“-----------,依園清玩,邊框和刻銘之精是少有的,從此也可以看出顧嗣協為什么能寫出“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高難為謀。生才貴適用,慎無多苛求。”的著名哲理詩來。在如《橢圓形龜紋硯》,此硯采用特異類名貴石料,集觀賞和使用俱佳的大魚籽料巧色創作,雕工精美,龜形逼真生動,栩栩如生,藝術感染力極強,屬難得一見的孤品。再如《康熙御銘松花硯》,是材質、雕工、銘文俱佳的三佳硯。此硯做工非常講究,外配紫檀硯盒,盒內灑金黑漆,上嵌鏤雕白玉鳳紋牌,是宮中造辦處所做之精品,歷經三百余年而如新物,保存實為難得。還有《周儀銘琴式端硯》《九曜臨池端硯》《鯉魚跳龍門端硯》------等等都是一流之作。從杜君所收藏和展出及出版的這些硯品來看,她在收藏上的起點比較高,從一開始就執著的追求精品,始終走精品路線,因為如果她沒有追求精品的意識,不會在短期內收藏這么多從材質到作工再到銘文都比較到位的硯臺,從這一點看,足見杜君金玲是一位雷勵風行,追求完美的人,同時也是一位不惜財力、遇愛能執著堅守的人,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執著精神和愛美之心才成就了這本《觀硯》,如果沒有這種執著和癡心不會有這本《觀硯》,在硯圈也不會有藏硯之精不讓須眉的女中豪杰。從此書中我看到了人的巨大潛力,看到了有情人終成眷屬,從此書中,我更看到了文化的力量和追求者的升華,嗟呼!此書的出版,讓杜君金玲與物與書與人都達到了完美和上升了一個境界,這是從事其它行業都難已企及和達到的境界,這就是文化的魅力,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火來勝于海南端午節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