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国产乱子伦清晰对白视频_欧美色中色_好看的国产精品_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 亚洲视频第一页

高鵬:2019承舊啟新 做這個時代應該做的事

新浪收藏   2019-02-15 10:23:36   瀏覽數:
    新春將至,在這樣特別的時間之交,國內外各大美術館也在紛紛做總結?;叵?018年底,北京藝術界矚目的兩大展覽“妮基·圣法勒——二十世紀傳奇女藝術家及她的花園奇境”及“愛的藝術”都為今日美術館主辦,既為這一年畫上完美的句號,同時也作為連結藝術與生活的新年大餐,開啟了我們對于新一年展覽的期待。

承舊啟新之時,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面對“今日”這個極具當代感的詞匯,以貫穿“過去-今日-未來”時間線的講述,為我們勾勒出當下與未來美術館的圖景,帶大家走向一個朝氣篷勃的2019年。

“根莖——中國當代藝術自主性研究展”藝術家隋建國作品“根莖——中國當代藝術自主性研究展”藝術家隋建國作品

 

回顧2018,今日美術館無論從藝術展覽的學術高度還是票房收入、觀眾影響力方面,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年初,以重量級主題群展“根莖——中國當代藝術自主性研究展”開場;年中,“2018第三屆王式廓獎暨今日中國當代藝術家提名展”宣告了今日美術館在關注中國當代藝術、當代藝術流派及其關鍵人物的同時,始終注重對有潛力的當代年輕藝術家的發現與培養;同時期,已舉辦過三屆的學術品牌展覽“今日文獻展”受羅馬方邀請遠渡重洋,巡展至羅馬國立現代及當代藝術美術館;而年底開幕并將持續展至20193月的“妮基·法勒:二十世紀傳奇女藝術家及她的花園奇境”更是點亮了北京蕭瑟的冬季,在收獲了學術界和觀眾的雙重認可后,成為票房上的年度黑馬。

“妮基·圣法勒——二十世紀傳奇女藝術家及她的花園奇境”展覽現場2“妮基·圣法勒——二十世紀傳奇女藝術家及她的花園奇境”展覽現場2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今日美術館還特別成立了新媒體實驗室,先后參加了“7X7”(Seven on Seven)全球藝術科技合作項目、成都·篷皮杜“無定義音樂節”等多個國際項目,并推出了“Future云端館”app,集結了全球近200位新媒體藝術家,共同為探索新媒體藝術的未來而努力。

2018王式廓獎”入圍藝術家及嘉賓合影留念“2018王式廓獎”入圍藝術家及嘉賓合影留念

縱觀綜合創收方面,今日美術館運作得相當平穩。全年4924.25萬元(RMB)的創收相比2017年的3787萬元(RMB)、2016年的3969萬元(RMB)遠遠高出一大截。高鵬館長介紹,收入的增加主要源于票房,今日美術館現在創收渠道上愈發多元,贊助支持、政府扶植、票房、藝術商店等都在同時支撐、確保美術館的運營穩中求進。

“根莖——中國當代藝術自主性研究展”開幕式“根莖——中國當代藝術自主性研究展”開幕式

對話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

不止于前,做藝術上的先行者

今日美術館自2002年創建至今,已走過16個年頭,許多同時期創建的美術館都已銷聲匿跡,今日美術館卻始終活躍在大眾視野。“立足今天,展望未來。今日美術館的使命就是不斷發現有潛力的藝術家,幫助并且陪伴他們共同成長,讓他們成為未來更好的。”也許這就是最好的答案。

今日美術館從2006年開始,做了很多八五階段中國非常重要的藝術家個展,方力鈞、岳敏君、張曉剛、王廣義等,但近些年似乎沒有延續,與這些藝術家還有其他形式的互動嗎?

高鵬:這些藝術家現在已經是被中國現當代藝術界廣泛承認,被寫入中國當代藝術史的藝術家了。美術館一直和他們有互動,很多藝術家會擔任今日美術館青年藝術家選拔的評委、推薦人等,他們也會經常出席美術館的活動。但你剛剛講到的幾位藝術家,當年也曾經歷過美術館的接受程度不高、主要活動是在畫廊的時期,今日美術館可以說是率先為他們舉辦大型個展的美術館。如今這些藝術家已經廣為熟知,在藝術市場炙手可熱,今日美術館也會著力扶持更新一批的青年藝術家。當然,我們還是會始終關注那些共同成長起來的已成名藝術家,并保持互動。像2018年的“根莖——中國當代藝術自主性研究展”,就甄選了能夠體現5070年代不同藝術風貌的八位藝術家,以個案研究的方式,切入對這個時代文化活力及成果的研究,也是希望對大藝術家回顧展的形式進行新的探索。今日美術館會發現并且陪伴不同時期優秀的藝術家成長。

今日美術館在青年藝術家的培養與鼓勵上,做了哪些方面的嘗試?

高鵬:新的藝術形式發展本質上需要不斷有新的藝術家來持續推動,這意味著要從多個層面、多個角度給予藝術家支持。第一個層面,是通過各種平臺推介新藝術家,比如我們會在今日文獻展、今日未來館海外巡展等重量級的展覽上,給青年藝術家曝光的機會。今日未來館項目中,青年藝術家所占的比例甚至高達70%;第二個層面,我們有“王式廓獎暨今日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提名展”,從獎項、獎金、為藝術家舉辦個展,到送他們去美國做駐留計劃、支持鼓勵青年藝術家的創作等,這里面包含不同形式的扶持;第三個層面,今日美術館每年都會舉辦四期“找朋友”項目——由美術館支付材料費,讓那些未成名的青年藝術家有機會利用美術館的櫥窗和零散空間進行創作,舉辦中小型的個展。

極目遠眺,助推新的藝術浪潮

從2014年與朱哲琴合作“聲覺”聲音藝術展,到2015年開始持續推動“今日未來館”展覽項目,今日美術館一直在關注、探索非物質化藝術發展的可能。高鵬館長講到,“在藝術發展的兩個高峰之間,今日美術館既要從過往的藝術資源中,挖掘新的可能,也要從想象未來的角度,助推新的浪潮出現。”

您對未來藝術發展的趨勢有何判斷?今日美術館在當下該如何履行自己的使命?

高鵬:我覺得任何一個好的藝術品,它的文化價值一定和這個時代是密切相關的。虛擬化和非物質化已經融入生活日常,會是下一個階段非常重要的藝術潮流。在總的趨勢判斷指導之下,今日美術館為推廣新的藝術形式做了諸多努力。在整個藝術市場還沒有特別關注數字化領域時,已經為田曉磊、吳玨輝等新媒體藝術家舉辦了大型個展。除此之外,代表性的群展就是連續兩年的‘未來館’,從2015年“想象的未來”項目到2017年“。zip”主題展覽,從第三空間的“增強現實”到沉浸式的虛擬現實交匯體驗,今日未來館一直扮演著未來空間概念和非物質化藝術探索的先鋒角色。到現在為止,“今日未來館”已在國內舉辦了近十場巡展、在紐約也進行了巡展。

時間證明,我們當初很多判斷是正確的,但是任何新文化現象的出現都有利有弊。我們也擔憂現在的數字化多媒體藝術以及沉浸式展覽有過度商業化,甚至過度炫技的傾向。我們成立新媒體實驗室就是希望類似的反思能夠體現并進一步探討,對行業發展起到一定的正確引導作用。

今日美術館2018年成立了新媒體實驗室,并且發布了“Future云端館”app,未來有什么計劃?

高鵬:年輕藝術家對于未來持續而開創性地思考讓我們吃驚。也許世界范圍還缺少足夠的多元理論來支持他們的想法,也許很多人還無法理解他們現在的作為,但事實上,他們正在適應引領者的位置。今日美術館新媒體實驗室要做的就是促進世界前沿研究和中國本土實踐者的交流與合作,培育先鋒藝術家,探索基于技術迭代和生活模式變革催生的未來藝術生產與傳播的新模式,推動跨學科藝術實驗的社會化應用和普及。

今日未來館·云端美術館app(簡稱“Future云端館”)作為今日新媒體實驗室的首個重要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家藝術基金的大力資助。這是一個聚集藝術家、策展人和課程的新媒體專業平臺,同時挖掘新媒體領域的優秀藝術家,探討、探索未來的美術館形態、未來的藝術形態、未來美術館與觀眾的關系。“Future云端館”中現已收錄了兩屆未來館藝術家主要的新媒體作品,而且在全球范圍內征集了近200位藝術家的600多件新媒體作品。同時成功在北美和歐洲設立分站,開設在線“課程”頻道,邀請了北美重要藝術學院教授錄制理論課程。并在線下推出相應的公益講座,讓專業人士和廣大藝術愛好者一起分享來自世界各地的理念、技術和經驗。

你怎么看現在的新媒體藝術發展?今日美術館對藝術所做的更指向未來的推動,是否也潛藏著風險?

高鵬:無論是在2006年,還是2019年,今日美術館始終在幫助并且陪伴不同時期的藝術家成長。未來是未知的,未來不會有一個清晰的開始,但當新一代實踐者在對一個前沿的問題發表自己獨立看法的時候,就已經站在時代的前沿了。或許我們今天所關注和幫助的一些青年藝術家還不夠成熟,但有機會和年輕一代的藝術實踐者共同參與到全球性的藝術討論中,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引領價值,實現國際平等性對話

無論是2018年中“今日文獻展”受羅馬方邀請遠渡重洋,巡展至羅馬國立現代及當代藝術美術館;還是年底舉辦法國國寶級藝術家妮基·法勒的個展“妮基·法勒:二十世紀傳奇女藝術家及她的花園奇境”備受矚目;又或是“今日未來館”項目在國際上收到諸多展覽及演講邀請。今日美術館正在以更加前沿化、國際化的形象在藝術界發聲。

我們常說的新媒體藝術,甚至您所說的非物質化藝術,在國際范圍內有什么新的特征出現嗎?中國當代藝術在其中又處于什么樣的位置?

高鵬:在與更多互聯時代發展起來的國內外年輕藝術家交流之后,我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愈發有了信心。因為看到了文化之間的隔閡在不斷減小,藝術評價的標準也正在轉移。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諸多現當代藝術的文化價值標準,包括藝術作品的定價標準都在西方,有一個跟國內公眾斷裂的階段。但是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這一代藝術家,在接觸多媒體、創作多媒體、尋找理念的時候,世界觀差距并不是很大,不再是由西方主導、完全向西方學習,甚至西方國家會認為我們的作品更有趣。

今日美術館在國際性的藝術前沿交流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

高鵬:除了以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為主的創作內容交流,今日美術館在學術理論的研究上也保持了多方交流、齊頭并進的態勢。比如三年一次的“今日文獻展”,從第二屆開始就在探討中體現出了強烈的國際意識。第三屆則更進一步,落地在國際一線美術館,話題聚焦于“金磚國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發展狀態與多元文化抉擇。另外,今日未來館的探索行動也被納入了全球各高校的研究范圍。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博士和英國高校的碩士研究生,都將“未來館”設定為自己的論文方向;未來館同時納入德國幾所大學的中國博物館教學,并且成為北京大學光華商學院的一個文化管理案例;哈佛和耶魯大學先后邀請我們前去演講。

另外,我們國家宣傳部每年都會在海外出版一本介紹中國文化的手冊,今年一整本交由今日美術館創作,介紹我們在藝術領域的創新探索。

摸石過河,探索美術館公眾化運營

今日美術館自2005年注冊成為中國第一家民營非企業公益性美術館,在每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面對不同壓力的運營上的考驗。從依靠單一投資人,到尋求多家品牌贊助,再到兩年前開始嘗試發展票房,如今展覽與服務配套,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升級。每一次的挑戰都是風險與機遇并存,歷經涅槃煥發新的生命力。

在今日美術館剛剛公布的年報上,看到2018年全年創收4924.25萬元(RMB),相比2016年的3969萬元(RMB)、2017年的3787萬元(RMB)高出1000多萬,是如何做到的?

高鵬:高出部分的收入主要來自于票房。2018年,我們共舉辦了四個跨界展覽,包括“雅藝之美”梵克雅寶典藏臻品回顧展”、明日披頭士世界巡回展、Hello,My Name is Paul Smith、愛的藝術:親密,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收益。此外,正在展出的以學術為目的同時兼具公眾體驗性的“妮基·法勒:二十世紀傳奇女藝術家及她的花園奇境”展覽也非常受歡迎。

從2006年到2012年,整體的藝術市場和藝術環境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今日美術館是如何保持平穩運營的?有什么經驗分享嗎?

高鵬:今日美術館很長一段時間,都在依靠場地收入和贊助商支撐運營,但其實風險很高。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美術館的資金鏈都會斷裂,運行面臨癱瘓。所以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做的事,就是讓美術館的收入逐漸多元化,每一個單項的占比都盡可能不超過30%。這樣即使單一資金出現問題,整個美術館的資金狀況仍然可控,運營可以良好維持。

對于票房的信心是如何建立的?

高鵬:從歐美和日本的經驗來看,票房和衍生品的開發形成一定規模后,就能夠有效地支持運營。另外,當年草間彌生在上海的展覽獲得極高的票房,也給了我很大的信心。但真實地感受這個模式行得通,是在2017年今日美術館舉辦第二屆未來館,當時得到了小米的贊助,同時也在嘗試票房,結果完全超出我們的預期。直到2018年,我們和上海的一個投資方合作了Paul Smith的展覽,基本上就奠定了這種運營的模式,目前比較穩定。這么多年今日美術館有了一批自己的粉絲,大家有了付費觀看特展的習慣。為了讓種運營模式上的創新更好地檢驗和推行,我們也選擇向外公開年報,以推動民營美術館整體的發展轉型。

票房展的推出會不會引起質疑?今日美術館應當如何平衡學術與流量?

高鵬:出于更好地區分美術館運營的學術性與大眾文化板塊,今日美術館三個場館做出了明確的定位區分與發展規劃:一號館現在每年做3-4個大型展覽,全部都是自籌、自主規劃、以學術為先的重量級展覽;二號館舉辦流量更大、知名度更高的藝術家特展;三號館是會有一些機動性的展覽。館與館之間既相互區隔,又相互帶動。

運營上的改革能從哪些方面影響到公眾的參與?公眾能夠獲得哪些真實的福利?

高鵬:首先,固定的粉絲群體已經成為美術館運營的重要資金來源。之前每一個贊助人贊助金額可能是在一兩百萬,現在每一個贊助人提供一兩百元,相當于每個購票人都是我們的小型資助人,每張門票收入都是資助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考慮到讓公眾更多、更好地參與進來,獲得優質的藝術體驗,今日美術館在展覽投入和活動策劃上更加大力度。以“妮基?圣法勒:二十世紀傳奇女藝術家及她的花園奇境”為例,我們邀請中央戲劇學院專業展陳團隊合作,在一號館二層的近千平米的展廳以藝術家作品元素為靈感搭建了一座巨大的“NIKI橋”,觀眾可以走上去觀看作品,獲得多角度的體驗;展覽期間,每周都會組織教育活動,包括藝術家紀錄片的放映會,邀請不同領域的嘉賓進行主題對談等;此外,還在四層展廳設置了大面積的公眾留言墻等,并開辟了專門的兒童教育空間,小朋友畫的畫有機會和藝術家Niki的作品共同展出……希望通過一系列的改變,加強公眾與藝術、公眾與美術館的溝通連接。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