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美術學院、紫荊雜志社及一新美術館聯合舉辦“徐悲鴻與他的時代:中央美術學院百年校慶精品展”于10月25日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一新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李可染等33位中國現代著名藝術家的61件珍貴作品,其舉辦規格之高、規模之大,為香港近年來罕見。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楊健、香港特區政府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高洪、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文部副部長朱挺、立法會議員及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中國書協香港分會主席施子清、香港美協主席蕭暉榮、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執行會長馬浩文、紫荊雜志社社長總編輯楊勇、孫少文基金會創會主席孫少文、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展覽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紅梅等嘉賓出席展覽開幕儀式。
高洪表示,今年是中央美術學院建校100周年。“徐悲鴻與他的時代——中央美術學院百年校慶精品展”在香港舉辦有特殊意義。展覽依托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豐富的館藏,從中遴選精品,梳理徐悲鴻及他所處時代的美術發展,從一個重要視角展示中國最高美術學府的發展歷程及其代表的中國美術事業和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歷程。展覽向香港公眾介紹了中央美術學院首任院長徐悲鴻先生及其師友、學生等眾多藝術家們的家國情懷與藝術追求,是一場大師云集、各作齊聚一堂的藝術盛會。展覽追溯了中央美術學院與香港的藝術聯系,進一步開拓交流合作的新局面。展覽中的多位藝術家,與香港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特別是香港早期本土藝術家王少陵,與徐悲鴻有著深厚的友誼和密切的交往,兩人作品陳列在展覽的開端位置,以此來映照兩地源遠流長的文化與藝術交流。希望以此次展覽為契機,加強與香港文化藝術界的交流與合作,讓香港民眾,尤其是青少年了解中國文化傳統,展示兩地藝術家的新創作,新成果,促進香港青年藝術家的成長,攜手在新時代推動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
紫荊雜志社社長、總編輯楊勇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辭,他表示以徐悲鴻為代表的近現代大師作品具有無窮的藝術魅力。藝術作品不應該被束之高閣,展覽本身就是一個傳播美、分享美、完成美的過程。希望通過本次展覽,能在香港同胞的心中種下一顆中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種子,種下一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的種子。讓種子生根發芽,結出香港繁榮穩定的豐碩果實。
孫少文基金會創會主席孫少文在致辭中表示,一新美術館一直致力于推動香港藝術文化的發展,為公眾提供一個展現中華文化多元性、包容性的平臺。此次舉辦“徐悲鴻與他的時代”藝術精品展,希望大家和我們一樣,可以通過一幅幅畫卷了解藝術家們的故事,不斷宣傳和提升中國的藝術文化。
中央美術學院前身為1918年在北京成立的國立北京美術學校,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國立美術教育學府,也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開端。1950年正式更名為中央美術學院。百年來,中央美術學院匯集了一大批藝術大師和美術教育家。“央美”百年,其發展歷程與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命運緊密相連,是中國現代美術史和美術教育史的重要縮影。
20世紀是中國美術由傳統走向現代的歷史轉折期。徐悲鴻是中央美術學院第一任院長,也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開創一代新風的先驅者和奠基人。徐悲鴻力倡寫實主義主張,改良中國畫,將素描、油畫等西方畫種引進、傳播到中國,開創現代意義的大型歷史畫創作先河。此次參與展覽的畫家皆與徐悲鴻淵源甚深,既有志同道合感情深厚的朋友,如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陳師曾、葉淺予、李可染、蔣兆和、黃胄、常書鴻、秦宣夫、李毅士、吳法鼎、司徒喬、王少陵、古元、汪亞塵、李苦禪等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大師;也有徐悲鴻的學生及深受他影響的追隨者,包括吳作人、艾中信、馮法祀、孫宗慰、王臨乙、李斛、李宗津、齊振杞、韋啟美、張安治、蕭淑芳、文金揚、宋步云等畫家,他們或得徐悲鴻幫助出國深造,或受他指導、或獲他聘請于學院任教。這些畫家與徐悲鴻的藝術主張一致,皆對革新中國繪畫做出重大貢獻。此次展覽將20世紀中國美術中西融合的風貌通過大師作品完美呈現,香港的公眾得以近距離感受徐悲鴻與那個時代的藝術之美,在參觀中細味20世紀初我國的文化氛圍及藝術大師們的家國情懷。
| 部分參展作品 |
| 展覽信息 |
徐悲鴻與他的時代
中央美術學院百年校慶精品展
展覽時間:2018.10.25—2018.12.1
展覽地點:一新美術館(香港特別行政區)
(來源: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