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其他抗議者的陪同下,戲劇活動團體“BP或不是BP?”(BP: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聚集在大英博物館即將開幕的“我是亞述巴尼拔:世界之王,亞述之王”展覽門外,裝扮成英國石油公司公司的員工,小口喝著石油顏色的香檳,以此諷刺燃料巨頭在伊拉克的不端行為以及對自然資源的剝削,敦促大英博物館盡快結束與該公司的合作關系。據了解,此次行動與媒體提前觀展同時進行。
抗議者裝扮成英國石油公司公司的員工,小口喝著石油顏色的香檳。(來源:Kristian Buus與BP or not BP?)
此次最新展覽向公眾展示了來自伊拉克的古亞述帝國的藝術珍品。而這次展覽也為“BP或不是BP?”的第33次博物館表演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平臺,并高喊著本次活動的口號 ——“大英博物館,我們將繼續抗議,直到英國石油公司的標志從你們所偷盜的文物上消失!”(就在上周,一件有著3000年歷史的古亞述藝術品在佳士得被拍賣,引發了對伊拉克文物遭掠奪的擔憂)
英國石油公司是大英博物館亞述展覽的主要贊助商,但其提供的資金不到英國博物館年收入的0.5%,被認為并非不可替代。 對此,“BP或不是BP?”在其新聞稿中表示:“大英博物館之所以允許英國石油公司贊助其所舉辦的展覽,意在洗白英國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所作所為,將其粉飾為伊拉克遺產仁慈的守護者和看門人。”
抗議者在大英博物館中庭舉著印有英國石油公司的標志以及諸如“英國石油公司:讓你成為歷史”、“贊助過去,摧毀未來”等標語的橫幅。其中一個標語特別引用了英國政府2011年發布的文件, “伊拉克是石油大國。英國石油公司迫不及待地想進入那里,生怕錯失了他們的機會。”抗議者還在橫幅中打趣道:“在氣候被石油產業破壞之前,盡情享受展覽吧!”
還有一些抗議者(其中大部分都是伊拉克人)在標語中引用了有關英國石油公司參與伊拉克的統計數據。石油收入占伊拉克國家預算收入的89%,占伊出口收入的99%,但其就業崗位卻僅占1%。與此同時,當地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巴士拉的水污染已達到危機水平。
“BP或不是BP?”的代表發言表示:
“大英博物館與英國石油公司應該為這個展覽及贊助感到恥辱。英國石油公司在伊拉克戰爭與環境破壞中都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使得伊拉克人不得不繼續遭受和抗議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博物館必須結束英國石油公司的贊助,并處理此次展覽展品的來源。我們不會允許伊拉克文化被如此剝削,特別是那些造成這些破壞的人。”
作為回應,大英博物館發表了一份官方聲明:
“在沒有威脅展品、職工及觀眾安全的前提下,大英博物館允許異議者在館內舉行抗議活動,并且尊重他們表達觀點的權利。英國石油公司的長期支持使博物館能夠提前規劃其項目,通過優秀的展覽及相關活動將豐富的文化帶給全球觀眾。目前已有超過420萬觀眾享受到英國石油公司支持下的博物館活動。”
此次抗議活動是對石油贊助藝術日漸高漲的批評聲中的一部分。“BP或不是BP?”是“藝術不是石油聯盟”(Art Not Oil Coalition)的成員,該聯盟橫跨歐洲,其主要訴求是支持博物館放棄石油產業的贊助,轉而尋求更為道德的贊助方。2016年,在“解放泰特”( Liberate Tate)藝術團體抗議六年之后,泰特美術館終于停止了與英國石油公司的合作。最近,英國國家美術館也已經結束了與殼牌石油公司的合作關系。
博物館與商業贊助的爭議
由于政府對博物館的支持有限,商業公司贊助已經成為歐美博物館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博物館與商業公司合作,一方面,博物館可以從贊助中獲得部分運營經費,并把更多經費、精力投入到文物及藝術品的保護、研究與公開展覽中;另一方面,商業公司則能從合作中獲得社會效益、提升公司品牌的正面影響力。
然而,在緩解資金壓力的同時,博物館尋求商業贊助也仍然存在著多種爭議。
尋求“合乎道德”的贊助方
其中,對于贊助方的選擇使博物館不得不面對來自社會輿論的質疑。例如,除了英國博物館接受石油公司的贊助,一直致力于宣傳和平理念、展示人類歷史上歷次戰爭創傷的加拿大戰爭博物館,曾在2016年的展覽中接受了來自Raytheon Canada軍火公司的贊助,遭到了廣泛的批評,被認為是博物館向Raytheon軍火公司的妥協,相當于變相為其做廣告,完全無節操可言。
“現在的局面非常棘手。由于公共資金的削減,博物館不得不面臨來自資金的壓力,尋求其他資金來源。”英國博物館協會主席莎倫?希爾指出,“但博物館仍然需要考慮這些資金的來源是否合乎道德標準,否則它們將會破壞公眾對這些機構的信任。”
對此,2015年英國博物館協會通過的《職業道德準則》最新修訂指出:
“在選擇合作的贊助企業時,博物館應該考慮該企業的行為與價值觀是否與博物館相契合。博物館有責任對潛在及目前的合作伙伴進行調查,以了解其道德標準,從而確保公眾對博物館的信任不被辜負,以及機構利益不受損害。如果不符合博物館的要求,博物館應該另行考慮尋求其他合作伙伴或贊助商。”
新規定沒有明確指出博物館應當拒絕某一類型企業的贊助,但卻規定未來任何向博物館提供贊助的企業,其道德標準必須要接受嚴格審查,必須擁有與博物館相同的“價值觀”。同時,規定還表明贊助者不得干涉博物館展覽的內容。
堅持博物館的獨立自治
博物館接受商業贊助被質疑的另一問題在于企業對于博物館內容的干預。“藝術不是石油聯盟”曾在2016年發布一份《英國石油公司的文化贊助:腐敗的影響》(BP‘s Cultural Sponsorship: A Corrupting Influence)的深度報告,指出英國石油公司長期對所贊助博物館的運作進行干涉,包括對策展內容施加影響。該報告提供了具體證據,證明包括大英博物館、國家肖像美術館、泰特美術館和科學博物館在內的機構在其聲明的價值和獨立性方面已經妥協,以滿足英國石油公司的要求。
面對博物館獨立性遭受威脅這一情況,國際博物館協會于2018年3月27日在巴黎發布了《關于博物館獨立性的聲明》(Statement on the Independence of Museums)。其中指出:
“無論博物館采用何種籌資與治理模式,博物館都應對其項目、展覽和活動的內容及完整性予以把控。創收活動不能以犧牲機構或對公眾的服務標準為代價(詳見《國際博物館協會職業道德準則》第1.10條)。博物館在專業水準和制度上都應保持高度的完整性,并擁有自治權,且不應受到任何經濟或政治利益的損害。”
THE END相對歐美博物館普遍接受商業公司的贊助,我國博物館還處在對這一模式進行探索的階段,但也有不少博物館已經與商業公司建立合作關系,以希望實現雙方共贏的目標。然而,實現共贏的路上也免不了遭遇風險。如何最大程度地規避風險?也許可以從歐美博物館與商業合作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去獲得經驗。在進行商業合作之前,博物館必須要明確本館的使命與職責,在此基礎上尋求與自身使命和觀念更加契合的合作伙伴,同時要堅持自身的獨立性,避免喪失合作中的主導性,有損博物館自身利益以及公眾對博物館的信任。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