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国产乱子伦清晰对白视频_欧美色中色_好看的国产精品_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 亚洲视频第一页

師黃胄遺風彰西部精神——中國工筆畫學會副秘書長劉選讓

   2014-05-06 17:50:00   瀏覽數:


劉選讓畫作《十二木卡姆》局部


文/成功書畫家網 神州詩書畫報記者 馮宜玉


     導語: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稱贊他是“從西部生活中走來的國畫家,作品來源于生活,是對西部民族情感的顯現”。評論家賈德江說他是“新世紀中國畫的真正創造者”。 他就是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畫家、研究生課程教學部主任,中國工筆畫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理事劉選讓先生。他的西部題材人物畫作師黃胄先生之風,扎根邊疆深入生活,從藝數十載砥礪春秋,詮釋了時代的中國人物畫新風貌,彰顯了西部積極向上、頑強不屈的精神。


劉選讓畫作


    記者:劉教授,我知道您的人物畫創作在題材上大部分是以新疆、西藏等西北地區人物為題材的。其實自上世紀以來,中國人物畫的題材在地域上逐步傾向于西部,而西部題材也成就許多大家。就您的創作實踐而言,您能談談這種繪畫題材在地域上傾向于西北地區的原因嗎? 

    劉選讓:如你所說,近現代以來中國繪畫在西部題材的開拓上成就了諸如黃胄、葉淺予、劉文西還有現任的中美協主席劉大為等大家。關于西部題材的問題就我個人而言,有這樣的幾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我本生就是西北人,出生在陜西,童年時期在甘肅玉門度過,后來又回到了陜西。長期在西北這片土地上生活,對這里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十分熟悉,自不而然就有了深厚的感情。所以我的作品表現西北題材也是骨子里的血脈因素使然。

    其次,我是部隊培養起來的畫家。1975年我高中畢業在縣文化館畫畫,恰巧那一年“烏魯木齊軍區”在我們那里特招文藝兵。招兵的趙參謀說:“看你的畫畫的不錯,去我們新疆吧!黃胄就是畫新疆題材轟動全國的。”當時我對去新疆心里有些猶豫,但是聽到他提到黃胄先生,我就下定了決心去。因為在我當兵之前,受到黃胄先生的影響比較大,自小就對他的新疆風情的速寫感興趣。也正是這個因素,使我有了去邊疆部隊鍛煉的念頭,并在哪里尋找一直以來在腦海里夢牽魂縈的藝術元素。

    而這一去,就是二十年。雖然其間有很長的時間是在“軍藝”和“西美”上學,但我也走遍了天山南北。東到哈密、西到伊犁牧場,南到帕米爾高原、到西藏阿里,北到克拉馬依、到阿爾泰??梢哉f在部隊的二十年和離開部隊后的二十年,對于西部題材的表現和藝術元素的挖掘從未間斷過。近二十年我又多次到新疆,深入生活,到基層去尋找西部的滄桑與厚重。部隊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書畫家,比如劉大為主席、任惠中先生等,我個人也在其列。所以邊疆部隊當兵的經歷,使我對西部曠凉、大氣、滄桑的題材有了深入骨髓的記憶,使我與西部題材結下了不解之緣。

    第三,從人生經歷、生活經驗來說,我們這一代人經歷了建國后國家最艱難的時期。我們吃過苦,經受過苦難的鍛造。同時也看到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家經濟比較困難時期,西部人民與瀚海千里、降雨極少的艱苦自然環境頑強斗爭的場面,并為他們極強的生命力所震撼。所以從我的內心里,就極度希望表現在西部艱難環境下與自然抗爭的人民形象,這也是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畫家的歷史使命。我想我個人關注西部題材的這三個方面的因素,也是近現代畫西部題材大多數畫家將自己一生的經歷傾注于此的主要原因吧。

    記者:20余年的軍旅生涯,對您的藝術創作來說意味著什么?

    劉選讓:如上所言,20年的軍旅生涯對我的藝術創作可以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無論是時代國防建設的需要使我走進軍營也好,還是自己內心對邊疆風情的極度渴望讓我踏上了軍旅生涯也罷。我想部隊給我的不僅僅是對自己性格的鍛造、人生的砥礪,還豐富了我繪畫的藝術元素,給我的藝術創作增加了厚度,也使我確定了一輩子追尋的繪畫方向。

    更加具體的來講,我的人物畫創作大多說都以西部維、藏等少數民族人物為主,更加關注現實主義題材,也得益于部隊20年的生活經驗和邊疆部隊為我提供的藝術元素寶庫。我始終認為,當代畫家畫人物畫,不同于山水、花鳥。我常常也在教學中給我的學生講:中國畫中的山水、花鳥,在物質形態上千百年來其變化不大,但人物就不同了。漢朝的人與唐朝的人不一樣,唐朝的人和宋朝的人不一樣,宋朝的人于今天的人不一樣,畫人物畫不能一味的描摹古人,要把主要的關注對象放在具有時代精神的現代人上來。“老子出關”、“竹林七賢”我們現代的人誰見過,所以沒有生活的體驗畫人物就缺少一些精神層面上的東西,無法抓住人物靈魂的東西。

    而部隊20年的生活,使我有幸深入的接觸到了最具頑強生命力西部人民的生活,所以我的人物畫創作也就有了時代積極向上的精神表達。比如,我近年創作的巨幅畫作《十二木卡姆》與從舞臺上看到的表演的就完全不同。在部隊的時候,我就常常到哈密、吐魯番、鄯善、阿克蘇、喀什等地的基層,到西部最底層、土的掉渣的地方去搜集素材,以藝術家的眼光觀察維吾爾族、塔吉克族、哈薩克族老百姓的生活狀態。常常與當地少數民族老百姓生活在一起,甚至住在他們家里一個多月,了解他們的生活,觀察他們的舞蹈。在土坯子壘成的房子里、在破磚爛瓦里、在地窩子里深入的了解他們的生活和他們的精神世界,尋找創作素材。

    這幅畫其實在我研究生畢業時就開始構思了,后來又形成了草圖,到開始充實完成大畫,整整構思了二十五年。而這期間我又不斷的到新疆去尋找創作《十二木卡姆》的元素,常常聽著維族老人沙啞的吟唱,思考著這幅畫作的人物穿插。如何才能將其中的愛情篇、戰爭篇、悲壯篇,以繪畫的形式呈現給觀者面前,將“十二木卡姆”音樂中蒼涼、曠古是藝術元素轉化到我的繪畫中。凡所種種,我書畫創作上所有的這些,無論是成就也好、地位也罷都是我二十年軍旅生活帶給我的。

    記者:您在“軍藝”和“西美”上學時,分別得劉大為、劉文西兩位老師教授繪畫。那么這兩位老師對您在創作上的影響有什么不一樣呢?

    劉選讓:我的繪畫之路,可以說啟蒙于黃胄先生。先后在“解放軍藝術學院”和“西安美術學院”深造時分別得到劉大為、劉文西等教授的悉心栽培,讓我的繪畫在人物造型、意向表達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實,話又說回來了。包括我在軍藝和西美的劉大為、劉文西兩位老師在內的諸多現當代關注西部題材的畫家們,在創作方法和方向上都受到了蔣兆和、黃胄、葉淺予等近代大師的影響。

    因為自50年以來,影響于人物畫風格的畫家首推蔣兆和與黃胄,50—60年代蔣兆和人物畫技法體系在藝術院校教學中影響巨大。以寫實為目標,以素描寫生和穩健的筆墨技法演合爾城。黃胄以速寫起手以傳神為主旨,更多地吸收傳統筆法墨韻形成其獨有的傳神瀟灑的畫風,在后來的畫家中影響大,很多人都是受益者。我的這兩位老師也可以說是在其列,所以劉大為、劉文西兩位老師對我的影響也是與黃胄這幾位老先生對我的影響一脈相承的。當然,兩位劉老師他們各自獨特的藝術視角對我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記者:有畫家說,近年來的“國展”工筆人物畫比寫意人物畫更容易入選或者獲獎。您能就多次參加“國展”的經歷,談談您的看法嗎?

    劉選讓:說到“國展”工筆人物畫比寫意人物畫更容易入選或者獲獎的問題,我就想起來有一次中國工筆畫學會搞展覽,林凡老先生請朗紹君先生寫一篇文章。郎先生寫了一篇關于“中國工筆畫發展的十大問題”文章,我后來反復讀郎先生的這篇文章對我的觸動很大。他從思想的高度、站在繪畫發展的長遠角度,將當前中國工筆畫乃至整個中國畫的發展都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所以我認為,無論是工筆畫更容易入展,還是寫意畫不容易入展都是浮于表面的現象。中國畫的創作怎樣才能出來一些高水平的作品呢?每個人的切入點都不一樣、生活經歷不一樣、知識面不一樣,其藝術面貌就不同。一個畫家的成長是人生經驗、社會經驗、藝術經驗,包括對生命感悟的綜合體現。而這種綜合的密度高,其藝術創作所達到的水準就高;綜合的密度低,其作品的層面就低。

    結語:二十年的邊疆軍旅生涯,為劉選讓先生的人物畫創作增添了西部蒼涼、樸實、厚重的氣息,同時也成就了他民族風格顯著的畫風。四十余年的藝術創作,他為當代中國畫壇奉獻了諸如《火焰山下》、《帕米爾晨曲》、《樓蘭姑娘》、《神秘巴圖》等震撼人心的畫作。而他近年來創作的史詩巨制般的《十二木卡姆》更是以宏大的繪畫圖景,將西部蒼涼、神秘的舞臺藝術用國畫的全新方式呈現給觀者,其意義十分重要。他的畫作融入了自己的心血,是他的心靈之跡,是他精神的歸宿,是他對生命與藝術的體悟展現。(文/成功書畫家網 神州詩書畫報記者 馮宜玉)

     劉選讓,筆名劉軒,1955年出生,陜西人。1975年入伍在新疆軍區從事美術工作,1980年就學于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1985年在解放軍藝術學院學習,1987年在西安美術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1989年入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90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并留校任教,1996年任副教授、研究生導師,2002年任教授,2005年至今任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畫家、研究生課程教學部主任、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工筆畫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理事,2011年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劉選讓中國畫創作研究室主任 。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