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木蘭近照
記者手記:觀王木蘭的傳統人物題材畫作,總會被她筆下那些或優雅,或清純、或文靜、或剛強的女性形象所打動。她筆下的侍女美艷絕倫、動人心魄,她創作的母子情系列作品以古畫面展示今人情懷,精彩動人,充滿深情,她用畫筆為女性的真、善、美代言。在蘭州成功美術館舉辦的“王木蘭畫家日”活動時,她接受了成功書畫家網、神州詩書畫報記者的采訪。
記者:王老師,您的作品大多以古代女性形象為主題,故事性極強。您能給我們談談我國傳統文化對您創作的影響嗎?
王木蘭:做為中國傳統繪畫的實踐者,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是必然的。受家父的影響,我從小就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特別感興趣,對各個歷史時期的經濟狀況、文化背景,生活習慣,比如飲食習慣、服飾特征、走馬飛鷹、文化交流等進行研究琢磨,對不同時代的女性心理狀態進行了解,例如就唐朝來說,它的經濟文化都處于鼎盛的時期,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也比較頻繁,文化的交融促使了整個社會對女性也比較寬容,服飾就相較前朝更為開放。
在描繪歷史上的一些女性形象時,我會根據她們生活的背景,她們的人生軌跡,她們最終的宿命等進行塑造。例如楊玉環,她貴為皇妃卻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縊死在馬嵬坡,在創作中就要突出她命運的悲劇色彩;西施,她一個小小的弱女子,卻能為了國家不惜犧牲自己的幸福,在創作中就要塑造她的堅強與偉大。

王木蘭于蘭州成功美術館“畫家日”現場 創作完成 合影留念
記者:王老師,在您的傳統人物系列題材的作品中,又融入了現代女性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您給給我們談談把當代女性的特點融入到傳統歷史題材畫作的意義嗎?
王木蘭:筆墨當隨時代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古時女性講究從容美,特別的含蓄內斂,她們的美屬于“畸”美,都不太健康。在創作中,我融入了當代女性積極向上、健康活躍的精神狀態,把當代女性的純潔、智慧,青春的活力與朝氣展現在畫面中,讓現代女性內外兼備的美大放光彩,讓作品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取向。
記者:王老師,藝術創作需要特別多的時間與精力,這對于一個女畫家尤其困難,您怎樣在家庭與事業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王木蘭:作為一個女畫家,這個確實有太多的困難。在這里我要首先感謝我的先生,他非常支持我的事業,對家務照料的也比較多,給我創造了一個特別好的家庭環境。
其次是對美術的酷愛支撐著我。我很幸運,從小就立志畫美女,現在藝術創作仍然是我非常熱愛的職業,是我的生活興趣所在,繪畫時是高興的,是幸福的,這種對人世間真、善、美的展示、對理想堅持不懈的追求支撐著我,所以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只要拿起畫筆,我都會覺得這些都不算什么。
在繁忙的家務間,我會盡量的抽出時間去進行繪畫創作,享受繪畫給我帶來的快樂,在繪畫中展示自己最真實的內心世界,找到自己感情宣泄的途徑。同時在生活中,我也十分注重素材的積累,關注女性的生存狀態。在生活中尋找點滴美的靈感,把現代美與古典美結合,爭取達到雅俗共賞的目的吧。

王木蘭作品
王木蘭:1943年生,現為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山西美協顧問、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山西分院副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優秀畫家,獲山西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國家一級美術師。(記者 張琴琴 校對 馮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