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国产乱子伦清晰对白视频_欧美色中色_好看的国产精品_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 亚洲视频第一页

用生命滋潤藝術 以繪畫締造人生——四川美術家協會常務

   2013-03-06 15:34:00   瀏覽數:
用生命滋潤藝術 以繪畫締造人生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四川美術館館長梁時民訪談
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馮宜玉
 

 

梁時民近照


    他總是在早晨四五點鐘起床畫畫,這一堅持就是八九年;他把繪畫視作安身立命之本,在“一點一拂”中努力構建他的藝術生命意義;他將對時代與生活的關注熔鑄于畫中,造就了他繪畫的藝術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有人說,他的作品立足于“道”,雖作花鳥,卻有天地之“道”。觀他的畫總有一種酣暢淋漓從畫面中透出來,他畫面的多變構成和精妙處理所形成的強烈藝術沖擊力和富于大美、強健的氣象。他就是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巴蜀創作中心主任、中國文化部國際藝術研究會理事、四川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四川美術館館長、四川省花鳥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四川省文聯委員梁時民先生。在訪談中記者帶你走近梁時民的繪畫人生。
 

 

梁時民作品《暖冬》


    記者:梁老師,觀您的畫,總會被畫面“一點一拂”之間透射出的親和力所感染,“用生命來滋潤藝術”這是您對繪畫藝術矢志不渝的態度和堅持。您能具體談談您的繪畫所要構架的生命意義嗎?

    梁時民:作為藝術家,藝術是我們畢生追求的目標。一直以來,在進行繪畫藝術創作的同時我又兼任著四川美協副主席、四川美術館館長等行政工作,自己平時的創作時間很有限。我的繪畫藝術也只能在白天繁雜的行政事物工作之后進行,為了擠時間常常忙到很晚,凌晨四五點起床再畫。

    藝術創作和行政工作幾乎占據了我所有的時間,但是我心里非常清楚,作為一名畫家,藝術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絕對不能有半點松懈。我把藝術看作是我的第二生命,是我努力架構并矢志不渝追求的人生,也是我用繪畫藝術建構的生命。
 

 

梁時民成名作品《包谷林》


    記者:梁老師,我們知道你的畫作《暖冬》是在“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際創作的,在創作這幅作品時您自己也遭遇了一件對您影響非常大的事情。在這樣的境況下你創作《暖冬》,在作品中融入了怎樣的感情?通過作品本身您要表達怎樣的一種心情?

    梁時民:《暖冬》這幅作品是參加十一屆全國美展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拿到了提名獎。在創作時又正值“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恰恰在這個時候我母親病危住院我一邊在醫院里照看母親,一邊加緊創作,醫院家里兩頭跑。就在畫最后一部分的那一天早晨,我母親永遠離我而去了,所以這幅作品的創作過程對我來說是刻骨銘心的,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情感在里頭。

    在創作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作為花鳥畫家創作怎樣的作品才能將“5.12汶川地震”救援工作和災后重建中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四川人民英勇頑強、堅貞不屈的精神和自己對于抗震救災精神的感受表現出來,同時又能反映較高時代脈搏。

    “5.12汶川地震”對四川人民來說震撼和傷痛都很大,在很短的時間里,上至中央領導下至億萬同胞紛紛趕赴救災一線,捐錢捐物給予了我們很多的幫助。作為四川的畫家我創作了這幅《暖冬》,一方面是表達萬眾一心,奮勇頑強的抗震救災精神;另一方面表達我們四川人民對給予我們幫助的同胞們的感謝。這幅作品以灰雁這種群居的鳥類為題材,整幅畫描述了冬日的沼澤灘上,臥著幾十只小憩的大雁,它們以各種姿態集聚在一起相偎取暖,眼神充滿堅毅和淡定,作品以暖色調為主,格調雅致沉靜,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四川人民在大災大難面前的浴火重生,表現四川在重建工作中堅強不屈、重煥生機,山依舊那樣美,水依舊那樣綠。體現了的積極向上的時代精神。

   記者:梁老師,有人稱您是音樂“發燒友”,據說您吹拉彈唱都會。您覺得自己在音樂方面的興趣對您的繪畫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

    梁時民:是的,我非常喜歡音樂。畫面有音樂感,是我追求的一個境界。音樂與繪畫一個是聽覺藝術,一個是視覺藝術,二者有直接關系。它們的關系就體現在韻律上,在中國古代就有“氣韻生動”的畫論。繪畫中線條、點、干濕、顏色的變化使繪畫本身就有了音律感。一幅畫中線條起伏的輕重緩急則與音樂節奏的抑揚頓挫遙相呼應。比如樂器里的大提琴的低沉渾厚,相當于國畫中的大筆墨;小提琴的歡快相當于流暢的線條。

   繪畫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藝術。要畫好畫,不但要在繪畫技術上有較高的水平,還得有深厚學養功底。要廣泛的涉獵哲學、音樂、文學等方面的知識,所謂“功夫在畫外”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畫家即是“雜家”,要善于從各個藝術形式汲取營養,藝術創作的靈感才會生生不息。

   記者:當下四川美術界正在大力推介“巴蜀畫派”,作為四川重要的畫家對于 “巴蜀畫派”的發展前景您如何看待?

    梁時民:關于打造“畫派”的工作,省里一直比較重視。在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全國各個省市都在做推動自己地方特色畫派發展的工作,這是我國文化事業蒸蒸日上、繁榮發展的體現。

     但是“畫派”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要經歷長時間的考驗。我認為一個畫派首先要有其完整的理論體系,能經得起歷史的推敲;其次還得有一群本土繪畫藝術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在這個畫派中還得有一些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大家產生。通過長期的實踐形成自己的這個理論體系,還要經得起歷史的大浪淘沙,五十年一百年以后還能被后人認同,這個畫派才算初具其形。畫派的形成是個漫長的過程,我們也得以發展的眼光和態度去看待,這其中的工作也還很多,需要一代一代巴蜀畫家的不懈努力。

    記者:梁老師,您是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又兼任秘書長,您能談談四川美協2013年的一些具有影響力的活動和有重大意義的規劃嗎?

    梁時民:2013年對于四川美協來說是比較繁忙的一年,有幾個大的活動要舉辦。四川美術館即將建成交付使用,在今年10月正式開館,在開館前我們要辦幾場大型展覽。我們計劃要將去年四川美協與中美協聯合舉辦的 “大美四川”采風活動在今年進行采風成果展覽;還有四川老一輩美術家們長期收集的一些古畫也要和觀眾第一次見面,林林總總活動很多。

    其次還要完成幾項大的工作任務。經中宣部批準,由中國文聯、財政部、文化部主辦、中國美協承辦的“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已啟動,我們四川美協也要積極籌備送稿參加此次活動;此外我們還要為明年的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做好動員、培訓和指導協調工作。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