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汪利利
姜榮慧的
人物畫于樸拙的造型中,顯示了人物生存的堅韌和人性、人格的力量,體現了生存的真實感和生命的蒼涼感。他的水墨畫的畫風質樸、平實,直逼本真,如實地刻畫帶有原生態的民族特征,不枝不蔓,不追求游離于主體之外的附麗因素,如婀娜多姿的身姿,甜美的笑靨;如流暢的線條,明麗的色彩等等。
記者:在中國的繪畫中,相對來說是很難畫的,尤其是少數民族,他們的服飾和生活可能無法用筆去描繪。在您的畫中如何會選擇以鄂倫春族為題材?
姜榮慧:由于我生活和工作在鄂倫春族集居的地區,對鄂倫春這一中國古老的少數民族的歷史、民風民俗及服飾頗有研究。在我的國畫作品中大部取材于鄂鄉,從鄂家遠古的神話傳說,到這一游獵傳統部族的世代民風民俗,從男人的強悍驍勇,到女人的勤勞善良,全方位的用自己的繪畫描述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濃郁風采。
記者:觀看老師的人物畫,鄂倫春族人們的生活就真實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在您的繪畫中是如何做到使畫面傳遞出一種真實?使我們沒有機會去鄂鄉的人,讀了其畫也有了似曾相識的親和之感。
姜榮慧:我的
國畫基調是傳統式的,隨類賦彩、簡約凝重、構圖嚴整、墨色黑白的對比、形象變形的夸張等都是為了使作品畫面增強了藝術的美感,能夠使更多的觀眾產生共鳴。我在繪畫中主要表現少數民族的人文生活風情,表現人們的質樸、平實,用一種自然的方式去反映了鄂族人生存的真實感和現實感。
編后語:鄂倫春民族是我國五小民族之一,世居在中國黑龍江流域和興安嶺的原始游獵民族,他們只有民族語言,沒有民族文字。在長期的狩獵生產和社會實踐中,鄂倫春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頭創作、音樂、舞蹈、造型藝術等。姜榮慧老師生活的黑河市愛輝區就是建國后鄂倫春族定居的集居地,他從小就和鄂倫春人直接接觸,憑借這個優勢,他對鄂倫春民族的歷史、文化、風俗都有著深刻的了解。并把這個民族的歷史及現代的生活用繪畫的形式描述出來,形成了獨具風格的鄂倫春
水墨人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