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筆會現場劉大為作品
公益筆會現場藝術家創作的畫作
公益筆會現場藝術家創作的畫作
公益筆會現場藝術家創作的畫作
2013年4月20日,7.0級地震襲擊四川雅安,一時間同胞罹難,家園破碎,舉國關切。而災難發生的第二天,正是聞名全國的第三屆中國畫節在濰坊開幕的日子。中國畫節組委會立即決定變更畫節議程,取消了文藝演出等一切慶祝娛樂活動。與此同時,一場針對災區人民的賑災公益筆會,正由參加第三屆中國畫節的書畫藝術家們發起。
4月21日下午,參加第三屆中國畫節的兩岸三地近200名書畫藝術家齊聚筆會現場,他們潑墨揮毫,丹青寫意,用筆墨與愛心表達對災區人民的無限同情和深切關懷。
中共濰坊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初寶杰主持藝術家賑災公益筆會。他說,在第三屆中國畫節舉辦期間,驚悉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災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牽動著參加第三屆中國畫節的各位書畫藝術家的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為支持災區人民戰勝困難、重建美好家園,參加第三屆中國畫節的書畫藝術家們決定舉行賑災公益筆會。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先生是這次賑災公益筆會的倡議者,也是筆會現場最賣氣力的人。他不僅創作了一幅氣勢恢宏的個人作品《騎馬圖》,還與北京畫家李乃宙、內蒙古畫家張俊德等七名國畫大師聯袂創作了一幅巨幅國畫作品《草原歡歌》,畫面景象開闊,人物造型生動,氣氛溫情洋溢,寄托著希望災區人民早日渡過難關、恢復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劉大為先生深情地說,第三屆中國畫節集結了兩岸三地近年來最著名的書畫藝術家,書畫藝術家的義務就是用筆墨來展現生活、謳歌人民,當人民群眾發生災難以后,我們用手中畫筆盡綿薄之力,表達對災區人民的關心,就更具有現實意義。
畫筆擔道義,丹青繪風骨。由中國畫學會會長郭怡孮、貴州中國畫學會會長王振中、香港美術家聯合會主席王秋童等七位國內頂級國畫大師聯袂創作的巨幅國畫作品《報春圖》尚未創作完畢,就引來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觀人群。只見那青松鐵枝虬干,翠竹挺拔不屈,紅梅凌霜怒放,畫面簡約卻意蘊深遠、形神兼備,所產生的平實之美和生命之美深深感染著圍觀者的心靈……王振中先生說,把這幅以“歲寒三友”為題材的作品捐獻給四川雅安的受災群眾,是希望他們能夠如同‘歲寒三友’一般,不懼困難,不畏艱辛,逆勢而上,在全國人民的幫助下早日走出地震陰霾,重建美好家園。
山水有勢,筆墨有情。來自寶島臺灣的著名藝術家江明賢與廣西畫家張復興、北京畫家師恩釗等8位藝術家共同創作了一幅巨幅山水畫作品《春水帆影》,畫面磅礴大氣,層次分明,虛實相間,抒情與寓意完美結合。談到賑災公益筆會,江明賢說,兩岸人民同屬炎黃子孫,雅安人民受災,我們感同身受,作為一名臺灣藝術家,我將盡自己最大努力,為四川人民奉獻一份真情,作出一份貢獻。
“藝術家是人民培養的,來自于人民,應該回報于人民,當人民群眾遭受災難,貢獻一份力量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賑災公益筆會現場,安徽省文聯副主席、美協主席張松表示,感謝第三屆中國畫節提供這個平臺,讓我們用自己所學對災區人民作出貢獻。來自北京的女畫家崔虹則說:“作為藝術家要有一種責任感,要對得起社會和養育我們的人民群眾,我們不是醫生,不是消防員,不是解放軍戰士,所擁有的只是手中的畫筆,那么就用這枝小小的畫筆傳遞一份真摯的情感。”
在三個多小時的藝術家賑災公益筆會上,參會的近200名著名書畫藝術家共創作各類書畫作品100多幅,其中多名書畫藝術家聯合創作巨幅作品4幅。這些書畫作品于當天下午由中國畫節組委會通過濰坊市慈善總會和紅十字會捐贈災區。
作品有價情無價,藝術無界愛無疆。德藝雙馨的書畫藝術家們以筆墨書寫責任與擔當,用丹青繪就人間之大愛,充分彰顯了人民藝術家的生命高度與藝術風范。(本文配圖/ 記者 李宜容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