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桂秋參加成功美術館活動中與甘肅畫院院長馬國俊合影
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汪利利
在2013年3月24日啟動的“羲皇故里·麥積山”采風活動中,黑龍江美協(xié)理事荊桂秋給人的是他對繪畫藝術的熱情和虔誠。采風中,從細節(jié)中可以見的荊桂秋注重對生活的感受,路邊花叢、樹木、碑刻等,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在和他的交談中,他告訴記者,自己除了遍游浙江寫生外,還行走江西、福建、安徽、江蘇等省,尋找著生活中生動真切的美景,化為筆端生機勃勃的畫面。 甘肅是第一次來,大西北這片土地帶給他的是更多的新奇和感動。
在活動中與其他畫家老師交流
作為一個畫家,在當今躁動的年代,是很難以一種平常的心態(tài)、從容的氣度潛心鉆研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而荊桂秋卻正是這樣一位不知疲倦的追求者,他靠著自己的毅力與悟性,在花鳥世界中不懈的探求和汲取。在采風中常聽到的一句話:“大自然真是太美了,作為一個畫家就應該多從大自然中,多從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中汲取養(yǎng)料,當你身臨其境的時候,才會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
采風活動歸途中為眾藝術家獻才
荊桂秋曾在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攻習寫意花鳥畫,其作品創(chuàng)作理論深受林風眠、潘天壽二位大師的影響。觀荊桂秋的作品,墨色渾化交融,筆勢靈活輕松,富有書寫性線條所表現(xiàn)出輕重疾徐的彈性張力,在水的暈染作用下演繹著抒情的韻律,洋溢著半透明的立體感,筆觸似有似無,渾化自然,體現(xiàn)了畫家嫻熟的造型能力,與巧妙的構圖本領,頗得渾然、穆然、逸然、悠然、天然之氣象。欣賞者透過畫作似乎可以窺見畫家作畫時那寧靜而愉快的心境,感到他下筆如有神而妙趣橫生的靈感,動中孕靜,靜中蓄動;又仿佛透過水墨色彩的變幻,聽到了時而飄逸、時而沉雄,跌蕩起伏不已,卻又和諧優(yōu)美的抒情音樂,美妙優(yōu)雅,令人陶醉。

荊桂秋花鳥作品 180cmx49cm

荊桂秋花鳥作品 180cmx49cm

荊桂秋花鳥作品 180cmx4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