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開幕式上,郁志桐激動地說:“能在中國藝術的最高殿堂——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是我個人的極大榮幸。我在數十年企業生涯、商海搏擊中,感念頗多,感慨頗深,可以說是‘肌力盡鞍甲,心思歷涼溫’。在人生漸行漸老、事業余暉在天之際,我又在中國書法藝術道路上找到了人生轉折期一個新的起點。我感覺自己只是一個初學書法的新生,但我對這門偉大藝術定然有著真誠的摯愛,我將以更加不懈的努力,爭取新的成績,追隨老前輩與老領導的腳步,與諸位同仁一起為中國書法藝術事業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觀看著郁志桐書法展,翻閱著《郁志桐書法作品集》,我們不難看出郁先生的習書軌跡和心路歷程。中國書法講求的是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完善的人格修養,一個書法家要據于德、志于道、依于仁、游于藝,從而達到“道法自然”的入化境界。在這點上,郁志桐先生可謂得之三昧。

郁志桐展覽書法 價格:10000元
郁志桐習書自魏晉書帖入手,尤其對秦漢及明清書風情有獨鐘,使他從中真正找到了書法藝術與自我性情的契合點,從而備感精神的馳騁和灑脫。郁先生于書法四體皆工,而又以行草最擅。與時下怪異書風截然不同的是,郁志桐的行草作品執意追求“重、拙、大”的渾厚之美,以博大沉雄的力感來感染觀眾。很多專家都認為,行草長卷王維《桃源行》、《王維詩六首》及五條屏《沁園春·雪》,筆墨酣暢,墨氣淋漓,體現了較高的藝術造詣,是郁志桐書法中難得的佳作。從郁先生追求上古的書法軌跡來看,他的楷書根基是唐楷,主要表現在王羲之、顏真卿、褚遂良、歐陽詢等諸家的法帖上,追求的是雄強渾厚,舒展峭拔的晉唐遺風。他的隸書以漢碑為根基,以《張遷碑》、《石門頌》入手,而后從簡牘中取法,以“碑”為質,以簡為用,兼收并蓄,古樸自然,于隨意中見情趣。
書法是生命的重要部分
郁志桐對于書法藝術不是一般的熱愛,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愛摯愛和酷愛,并把書法當做生命的重要部分來看待。幾十年來,執著勤奮,孜孜以求,再加之豪爽豁達的氣質和大度灑脫的個性,終于形成了恣肆奇逸、渾厚高古的獨特書風。
作為北京城建集團總經理,郁志桐先生的日常工作十分忙碌,但他幾十年來對書法的熱情卻從來沒有減退。城建集團公務繁忙,難得有整塊時間練習書法,他就在工作間隙讀帖、默帖,每逢周末或午夜,經常在家閉門練字,或臨或誦或背,流連于筆情墨韻之間。在他家的餐廳、臥室乃至廁所里都放置了許多書法碑帖,稍有暇余便一冊在手,幾達廢寢之境。

郁志桐寫給成功美術館的題詞
郁志桐說,他在書法上取得成功的奧秘,首先是一個“勤”字,其次是一個“誠”字。郁先生是一個耐得住寂寞、勤奮刻苦的人,他在不同的工作崗位和環境中,靠著獨立的人格、堅強的自信和對藝術矢志不渝的精神,以自學的方式,經過數十年不輟的努力,登入書法藝術的殿堂。但他從不愛顯山露水,時至今日仍自稱是書法“票友”,他把書法當成終身的事業,而并非謀生的手段。正是這種超脫的境界,才使其書法作品更耐人品味。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