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国产乱子伦清晰对白视频_欧美色中色_好看的国产精品_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 亚洲视频第一页

博采眾長,自成性格——陜西書協副主席趙大山訪談

   2012-09-17 13:31:00   瀏覽數:
本網記者 馮宜玉
 
      他的書法博采眾家之長,從甲骨開始,篆隸真草行,五體無一不能。在潛研古典傳統的過程中,他不斷地尋求自己的方向。他的書法在植根傳統中,尋求超越自成性格。他是傳統書法的膜拜者,他又是時代書法的開創者,在繼承傳統和探索創新上,他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他說,用手中的毛筆去表現復雜的生命狀態,用一顆熾熱的心去激活古老的文字,讓傳統的筆墨浮現出新生命的蓬勃,使文字的神性放射出時代的藝術的光輝。 記者帶你走近陜西書寫副主席趙大山。

趙大山近照


      記者:趙老師,您的書法,學習古人很全面,從甲骨開始,篆隸真草行,五體無一不能。看得出您在潛研古典傳統的過程中曾下過苦功。那么,在您的書法風格的形成過程中,您覺得對您影響最多的是哪個方面?具體的原因是什么呢?

      趙大山:要說影響,無疑就是傳統。就書法藝術而言,植根于傳統并從中尋求超越,從而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這已成為每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書法家的歷史共識。如果一個書法家多年書風無變,對于觀賞者來說,心理上就會出現疲頓和萎靡,從而形成觀賞的疲憊和厭倦,但如果創新沒有出處,而是突兀而起,也是一種不成熟,缺乏思考的行為。我想,一個懂得先守住自己已有的攤子,再尋求逐漸發展的書法家,理性的成分就要更大一些,成功的幾率就能高一些。
      個人藝術風格的形成跟自身的個性、性格、學識、修養等,有很大關系。首先要建立自己的書法線條,學習古人的目的就是創造自己。 

趙大山作品(一)

      記者:古今書家,皆在成名前風格多變,盛名后則多守成。成名后的創作需要承擔推翻自己以往的風格的危險。所以,不論古今,成名書家再創新者少,風格一成不變者多。而您卻依然大膽變革改變之前的風格。您能談談您的想法嗎?

      趙大山:縱觀歷史,無論哪一位書法家的“自成一體”,都是很好地處理了繼承與創新,變革與發展的辯證關系,都是書法藝術母體的血液和他自己汗水結合的產物,這樣,才能于不變中有變,變中有不變。所以,學古人既要能“入乎古”,又能要“出乎古”,“能出能入”方能一切為己所用。我始終認為,一個書法家應該在歷史、時代、和弘揚個性這三方面先找到一個“支點”,然后借助這個“支點”,逐漸接近自己的預定目標、這個“支點”就是“入古”,目標即是“出新”。我認為,這是一個既能體現歷史發展規律,又能成就一個藝術家的藝術觀。
      我們應該在崇拜傳統的同時,也密切關注現代。不能把自己全部埋在經典里,如果那樣便沒有了自己,但我們也不能脫離傳統,否則,我們便成了一個沒有根基的漂浮物,不但沒有了自己,更沒有了根源,只有在繼承傳統和探索創新上走出一條自己的路,用手中的毛筆去表現復雜的生命狀態,用一顆熾熱的心去激活古老的文字,讓傳統的筆墨浮現出新生命的蓬勃,使文字的神性放射出時代的藝術的光輝。
 
      記者:每個時代的藝術品都反映這個時代獨特的時代風格。您認為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尤其是書法帶有什么樣的時代氣息呢?在您的書作中是怎樣反應的呢?

      趙大山:我們通常所說的時代是一個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概念范疇。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發展、深化,給書法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無比寬松的環境。這種環境有利于書法無束縛的發展,對形成當今的書法時代風格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天地,也給擺脫大師影陰、經典權威提供了勇氣和力量 ,從而在理論、創作上進行深層次思辯。
      中國書法的發展經歷了幾千年浩瀚博大的歷史進程,每一個時代也隨之相應地產生了那個時代獨具面貌的書法風格,正如人們熟知的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姿。正是這些使書法史變得豐富多彩,具有了某種神密的光環。“筆墨當隨時代”,筆墨在各個時期的演變是非常清楚的,筆墨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絕對服從于造型是清楚的,書道亦然。
      藝術的風格問題體現著一種文化現象、一種思維方式。任何一個民族,都有他特有民族文化及思維方式。民族藝術之所以能夠存在是以該民族特有文化存在為前提,民族文化是民族藝術產生的土壤,書法藝術就如在這種土壤中生長的一種植物,書法是華夏文化中產生的一種特有藝術。這種以易學為核心,“儒”、“道”互補為主流,發展、演變出的豐富、博大的中國文化是中國書法時代風格形成的前提。

趙大山作品(二)

      記者: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書法所創造的意境是無窮盡的,您能談談您在作品創作中所表達的意境或人文關懷嗎?

      趙大山:中國書法博大精深,精深是一種精神,就是人要有骨氣,在書法中就是正氣。學習書法必須繼承傳統,要認真臨習歷代法帖,必須把書法的基本功打扎實。不為世俗寫書法,這才是真正藝術家的最高境界。
      在濃淡,疾緩,剛柔,枯濕的線條對比中,書法就是書者當時的生命狀態的集中體現。

      記者: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下,出現了許多書法、美術興趣培訓班、速成班,您覺得這對中國傳統書畫的傳承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趙大山:人們常常把書法作為學識修養、精神情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今學校已把書法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來抓。能寫一手好字,可以讓人賞心悅目,使人稱羨不已,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書為心畫”的說法。
      中國歷代書法家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繼承和發展。成名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各領風騷,各具特色,其內容博大精深,法度森嚴。學生在臨習書帖時,耳濡目染,常受其熏陶,產生強烈的學習欲,進而養成酷愛書法藝術的興趣,從而一代一代將書法藝術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趙大山作品(三)
 
      趙大山,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省文聯委員,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教授 陜西省海外聯誼會理事,陜西省專家與企業家聯誼會常務理事。
作品著述
  入選《中國當代書法家作品集》、《中日書法作品集》、《臺灣國際名家作品集》、《百年陜西文藝經典書法百家》、《韓中書藝家作品集》,翻譯了日本著名書法家上條信山、西川寧等的書法論著,并被《中國書畫報》、《書法報》、《書法導報》等專業報刊雜志刊登。其作品多次在日本《書道界》、《修美》、《墨象》、《書象》、《日中書報》等雜志發表。
作品價值
  其作品被做為政府禮品,贈送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政府部門及官員,被廣泛收藏于毛主席紀念堂、中國軍事博物館、全國政協、中央電視臺、陜西美術博物館、中國書法西安博物館、西安半坡博物館、西安事變博物館、陜西省政協、陜西省人大、中國西安市委、西安市政府、西安市人大、西安市政協、香港大學藝術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澳門藝術博物館、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美術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等機構館場及我國多家文物景點。
學術活動
  1986年應福建省文聯、廈門市文聯邀請,赴兩地舉辦個人書法展,并由兩地文聯、書法家協會、電視臺、聯合舉辦了"趙大山書法藝術研討會"。1992年被西安市政府、西安市體委授予"為亞運捐資先進個人"。2002年由陜西省文聯、陜西省書協、共青團西安市委聯合舉辦"趙大山為希望工程捐資書法藝術展",2002年入選中國書法最高獎"中國首屆書法蘭亭獎"。2004年由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趙大山書法作品集》。2005年,由國家文化部、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鷹聯杯"世界和平國際書畫大展中獲金獎。2007年5月7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由陜西省海外聯誼會、陜西省文學藝術家聯合會、陜西省書法家協會、三秦都市報社主辦的《趙大山書法展》。2009年策劃中韓名家書法展,并主編《中韓名家書法作品集》。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