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詩書畫報社攜全國百家知名書畫網聯袂推薦出
“學術價值與收藏價值兼具的實力人物畫家精品展”9月3日—9月20日
(參展畫家:閻真、趙子忠、鞏連仁、張健、陳斌、陳偉、翟原良、鄭成文、陳華、劉承鋼)

提罐少女 68x68cm 潤格:10000元
陳偉的繪畫既吸收西畫的造型、色彩、光影和構圖,又注重對中國畫筆墨構成的韻味追求,使作品的厚重感、明艷感、沖擊力、震撼力俱增,以鮮明的個性來詮釋藝術。
采訪人:李霞
受訪人:陳偉
采訪時間:9月4日
采訪方式:電話采訪

藏女一牛 68x68cm 潤格:10000元
記者:您的作品中既有中國畫的傳統筆墨,又融合了西畫的色彩等一些表現技法,您是如何把握傳統和創新之間的關系的?
陳偉:國畫的創新問題,既是老問題又是新問題,在藝術的發展中,它一直都存在。藝術在不停地發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和看法,正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管文化如何發展,都應是自由、活躍的,藝術也應該是百家爭鳴的。這樣,藝術才能百花齊放。創新,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是否能夠真的做到創新,那就要看藝術家本身的悟性了,悟性高,可創新,悟性低,走老路。創作,是對人類內心最真實的美的一種探索和挖掘。創新,是在繼承的基礎上,追求對藝術新的表現方式。但是,不能拋開傳統,只顧創新,那只能是無源之水。創新,就是要將作品賦予時代氣息和時代精神。

紅衣少女 68x68cm 潤格:10000元
記者:宋代張舜民的《畫墁集》中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而您的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一首詩,您談一下您是如何看待繪畫的詩性的?
陳偉:國畫本身就是帶有詩性的繪畫與哲學。中國畫最大的特點正如齊白石大師所言:似與不似。國畫本身就具有詩性的特征,藝術家更應該抱著詩性的態度去創作,給繪畫藝術賦予詩樣的感覺。“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就是指繪畫的詩性,具有和詩一樣能表達顏色、情感、聲音和思想的能力,那種一語含萬情的表現效果與詩更有相近。繪畫的詩性,表現出來,就是:中國繪畫是以詩入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西方繪畫則是對色彩的情緒化運用達到繪畫的詩意表達;再從中西結合方面出發,注重神韻,強化詩意。

出淤泥而不染 68x68 潤格:10000元
記者:您的作品給人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那您認為您的作品有何特點?
陳偉:我的繪畫方式、構成有別于傳統。將傳統筆墨方式延伸為意識線,將虛實、節奏、濃淡融匯于混沌之中,使畫面更突顯巧妙玄妙之感,使整個畫面更豐富,強化視覺效果,更具感染力。
記者:有人評價您說是您同劉海粟先生一樣,有著“藝術叛徒”的思維,您認為這樣的評價合適嗎?該如何去理解這句話?
陳偉:其實,意識的形態都是一樣的,但是,由于社會背景的不同,所以,還是有所不同的。可以說,從意識形態來講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社會背景,他的反叛,是對封建社會的反抗,是“美育救國”的一個方式,再從對反封建延伸至藝術本身。而我則是針對繪畫本身,我不想循規蹈矩,不想循著老路一直走,我更強調藝術的自由化,更強調藝術當隨時代,尋求藝術的無限可能性,想在藝術的創作中做點嘗試,尋找新的藝術點。我只是“小我小美”,不能和劉海粟先生的“大我大美”相提并論,可能有些東西是相契合的,但不能同日而語。我想,藝術家就應該有前瞻性,不斷探索新的藝術表達方式,我的“反叛”,就是對繪畫符號本身的一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