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曙光老師在接到電話聽說是要采訪時,只是很爽朗地“哈哈”一笑,說有些東西不是靠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比如說學術。真正熱愛藝術的人,只是專心鉆研藝術,而不是整天去搞些與市場有關系的亂七八糟的事情。在幾次通話中,我們對“采訪”二字只字不提,撇開之前準備好的采訪問題,僅僅圍繞一些于老師想要表達的藝術觀點,或討論,或認同。

于曙光老師認為:傳統是書法創作的先決條件,每一位學習書法的人,都要深入到傳統中去,用心體悟傳統,吸收傳統的精華,而不是拋開傳統不管不顧,只是去模仿別人,只是為迎合市場而去學習,這樣的話,永遠都不會真正的進步。尊重傳統,鉆研和吸收傳統,這是學習書法的標準,不管什么時候,標準都不能丟掉。有的人一心想著搞“創新”,結果,讓書法成了一個空架子,成了搞變形、搞怪異。甚至,現在的人,寫書法,寫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沒有自己的特點。在古代書法家中,有眾多大家,可是,現在呢?屈指可數。當前,書壇非常活躍,有的人從“流行風”入手,以求速成,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入手,尋求吸引別人眼球的書體。但是,書法藝術中能稱之為主流的,應該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也最能經得起時間和歷史考驗的,它應該是以傳統為主的作品。書法藝術的根本,首先應是傳承。正如我們的語言文字一樣,基本上是傳承,不需要去改造。書法藝術要傳承歷代經典的優良“基因”,不必要去刻意“創新”。創新應是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不管創作什么書體,創作的標準都不能變,而這個標準就是堅持傳統,繼承傳統。作品要做到雅俗共賞,才是好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