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美術館“當代最具學術實力與收藏價值百位油畫展”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12月26日,成功美術館推出的個人畫家日是-----“韋競明畫家日”。 韋競明,男,漢族,1943年生,廣西桂林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桂林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桂林市油畫藝委會委員、桂林市水彩畫藝委會委員。在畫家日當日,成功美術館記者專訪了韋竟明。

韋競明 41×53 20000元
采訪人:李霞
受訪人:韋競明
采訪時間:12月26日
記者:您的評論文章里面多次提到北大荒和桂林,可以看出您對這兩個地方是情有獨鐘的,那您在您的作品中體現出來了沒有?是如何去體現的?
韋競明:我確實對這兩個地方是比較有感情的,因為,我在北大荒呆了整整18年,有對過去生活的記憶,我喜歡北大荒的黑土地,喜歡她的遼闊無邊。而家鄉桂林的風光則是另外一種風格。藝術來源于生活,作品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故而我的作品,多表現這兩地自然風景的。表現北大荒的遼闊、粗獷,也表現桂林的靈秀、美麗。

韋競明 41×53 20000元
記者:您認為,重大歷史題材應不應該在油畫里面體現出來?
韋競明:重大歷史題材,在國畫和油畫中,都應該表現,只是,我個人較為喜歡畫風景畫,人物畫涉及的少,所以在我的作品中,歷史題材類的就很少出現了。
記者:您認為西方油畫和中國油畫有沒有區別?
韋競明:我覺得這兩者在表現形式上很接近。在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繪畫在表現上就已經和西方差不多了,只是,油畫在中國發展到今天,還沒有什么創新的地方,可以說是一直在走一條傳統的路子。

韋競明 41×53 20000元
記者:為什么您會對油畫情有獨鐘?
韋競明:我認為油畫的表現力較強,可以將自己看到的真實加以再現,所以,我一直都是在油畫領域里探索。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大自然的,我覺得,大自然可以陶冶情操,釋放心情,在大自然里畫畫也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
記者:您在1980年回到桂林,1995年又走進北大荒,那您在離開北大荒的那一段時間里,畫過北大荒沒有?是如何表現的?
韋競明:在那段時間里,我也畫過表現北大荒的作品,只是靠記憶去畫,畫的不多。在這段時間,我主要畫桂林的湖光山色,漓江煙雨,常出去寫生、畫畫。

韋競明 41×53 20000元
記者:在1995年,您再次走進北大荒,您畫的又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呢?
韋競明:再次走進北大荒,心情異常激動,我在那里回憶了許多,也畫了很多畫,畫每一幅畫,都是帶著喜悅和激動地心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