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習忠花了二十年時間,潛心鉆研畫牛,積累了二十年的功力和經驗,已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現在只要隨意揮灑,都能畫出栩栩如生、形神俱備的牛。

雄風46cmx68cm
小時候,我放過牛,騎過牛,跟牛一起玩,我對牛有特別的感情。家鄉在湖南的理習忠以帶有濃厚鄉音說,畫牛是表達他對故鄉的眷戀,以及對童年的回憶。自小已愛畫畫的他,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起,決定專心一致,專注畫牛。
為了研究牛,他走遍大江南北,看不同地方的牛的特色和習性,如湖南湖北的黃牛、水牛、西藏的牦牛、內蒙的乳牛等。他逐一分辨說:“黃牛的背很大、水牛有很大的角,牦牛渾身是毛……。”
牛娃68cmx46cm
他不斷的觀察、寫生,反覆的琢磨、練習,對各種牛的身體結構,包括牠的骨骼、肌肉、運動姿勢,都了如指掌,令到畫出來的牛更具立體感。

歸牧圖68cmx46cm
廿年功力 繪百牛圖
不論是耕作時的牛、作息時的牛、競賽時的牛,牛的各種姿態動作,都深深烙印在理習忠的腦海里,隨時可化作繪畫的素材。而他畫的「奮進牛」,更成為了他的標志,深受大眾歡迎。「奮進牛」牛頭向下,身軀向前傾,表達了勇往直前的力量和毅力
。
奮進136cmx68cm
理習忠畫牛,一方面受徐悲鴻的影響注意結構關系,另一方面又吸收李可染、黃胄的筆墨韻味,造型嚴謹而又不失真氣。經過多年的探索,他采用「濕畫法」的技巧,去表現牛健碩的身軀,他先用彩墨為牛身托底,然后在其上潑上濕潤的黑墨,使到墨色化開來,或濃或淡,充滿層次感,然后以書法性的線條去表現牛尾巴、牛腳和牛面的細部。
近年理習忠創作的《百牛圖》,更是將二十年的功力,凝聚于同一幅畫內,畫出牛的百態,他只用了數天便完成。因為,在他心中,牛的形態又豈止百種。

昂首圖136cmx68cm
理習忠說:“牛,刻苦耐勞,默默耕耘,奉獻的多,收回的少”。他以牛祝愿大家奮發向上,堅忍不拔。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