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牡丹唐詩兩首
牡丹 賞牡丹
落盡殘紅始吐芳, 庭前芍藥妖無格,
佳名喚作百花王。 池上芙蕖凈少情。
竟夸天下無雙艷, 唯有牡丹真國色,
獨占人間第一香。 花開時節動京城。

國色天香
牡丹,素有“百花之王”之雅稱,自古以來,就有許多贊頌牡丹的詩句。王祖銘,以畫牡丹而出名,素有“西部牡丹王”之稱,他的牡丹在成功美術館的展廳里,爭相斗艷,姿態各異。11月26日,是“王祖銘畫家日”,成功美術館將為眾多書畫愛好者展示王祖銘的牡丹。為了更多了解這位“西部牡丹王”,本報記者專訪了王祖銘。
采訪人:李霞
受訪人:王祖銘
采訪時間:11月25日
記者:王老師,您好,明天又是您的畫家日了,您上次也來看了成功美術館,您覺得,我們的美術館辦的如何?
王祖銘:我覺得你們的美術館辦的很好,規模很大,展出作品也都是中青年畫家的,作品性價比較高。
記者:那您認為畫家日這種活動,有什么意義?
王祖銘:辦畫家日這種活動,是對畫家的一種單獨宣傳,無論在形式上還是效果上都很好,這樣可以讓書畫愛好者更加了解畫家日當天的畫家。

春光永駐
記者:您的牡丹分為“風牡丹”和“醉牡丹”,您能介紹一下這兩種牡丹的區別嗎?
王祖銘:我喜歡用筆墨去表現牡丹的精神,表現牡丹的各種形態。“風牡丹”表現的是花隨風動的那種姿態,微風拂過,花在叢中笑,人在花旁醉。“風牡丹”表現了牡丹風情萬種的身姿。“醉牡丹”,則是人有幾分醉,花就有幾分醉的感覺,通常是在醉酒之后的創作作品,賞花人帶有醉意,則筆下的牡丹也就帶著醉意。我的牡丹,并不是就牡丹而畫牡丹,而是集百花之精神于牡丹一身,屬于移花接木的手法。所以,有的人認為我的牡丹是具有立體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