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部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人們走近了文物修復大師,他們“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和幾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讓人們為之嘆服。日前,記者采訪了這樣一位文物修復名家胡凌波。4月30日,胡凌波古舊書畫文物揭裱修復作品展、五明書畫院院藏明清書畫精品展暨“江蘇五明書畫院”“喝茶去”禪意茶樓開業慶典,在南京龍蟠路欣樂集團舉行。
會修古畫的人太少,有些畫就看著它壞掉
當天,記者在現場看到了兩幅照片,一幅是清代王宸山水修復前的樣子,只見一半以上的絹面都是碎片;另一幅則是這幅古畫修復后的樣子,已完全看不出殘破的痕跡。胡凌波告訴記者,“據說藏家找了好幾處地方,沒人敢接,后來聽人介紹到了我這兒來。有些地方都碎成渣渣了。”
胡凌波稱,會修古畫的人,首先要會畫畫,“山水、人物、花鳥、書法都得精通,同時還要會修復、裝裱,還得經過多年的磨練,才敢下手。所以在全國范圍內,這樣的文物修復師也就幾百個。”
胡凌波表示, 現存古籍古畫,中國現有工匠300年都修不完,所以這個人才缺口非常大,“石家莊、大同的博物館都送過畫到我這兒來,私人博物館送來的最多。會修古畫的人太少,有些畫甚至就看著它壞掉。”
祖傳五六代的手藝,但提倡引進更便捷手段
記者了解到,胡凌波修古畫的手藝,是祖傳的,到他這兒已經是第五、六代。胡凌波于1992年創辦了全國第一所書畫裝裱學校——石家莊市中國書畫裝裱學校。他表示,他教過的學員,全國各地都有,“還有不少東南亞國家的。”
胡凌波的手藝雖是祖傳,但他表示,他并不想拘泥于傳統手段,“比如說,按傳統手藝來,第一步就要練裁刀,用馬蹄刀,光刀功就要練一個月,但我給改成用美國美術刀之后,裁紙非常輕松。學員也容易上手。”此外,胡凌波介紹了一款由他研制的特殊中藥藥劑,“南方雨季潮濕,曾有人拿來一幅當代美術作品,上面全是霉斑,我用了這個藥劑清洗,讓畫面變得很干凈,但對原來的顏色毫無損傷。”胡凌波透露,他將在南京五明書畫院內,設立一個書畫修復點,需要修書畫古籍的藏家,可以把文物拿到這兒來。但目前胡凌波還沒有在南京開設辦學點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