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国产乱子伦清晰对白视频_欧美色中色_好看的国产精品_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 亚洲视频第一页

文史互彰水墨寫出新的中國氣派

   2011-12-09 09:32:00   瀏覽數:

湖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陳立言

    陳立言:1940年6月生于長沙,曾任湖北省美術院院長、中國畫研究室主任。1980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系湖北省第八屆、第九屆人大代表。現任湖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政府專項津貼。其代表作有《秋忙》、《屈子懷鄉圖》、《莽莽中原逐鹿時》等。尤其耗時25年, 精心創作?的106幅《中國歷代文星圖贊》,更加奠定了他在中國人物畫中的泰斗地位。
 
  《中國歷代文星圖贊》畫冊中莊子鼓盆而歌,袍袖飛舞如蝶;米芾仰面拜石,旁若無人的如癡如顛;曹操昂首朝天,目空一切的神態都給人留下難以忘卻的記憶。他的畫千氣萬貌出一筆。一波一折,輕而不浮;一勾一畫,枯而不干;枯藤燈盞,澀而不滯;危樓涌云,滑而不甜。大筆寫意,黑白互生。且看那,辛稼軒仗劍憑欄,遙岑遠目。頂天立地,任滔滔江水東流;酈道元墨傘斜撐,訪讀搜渠。綠萼如玉,淅瀝垂落有詩情;寫王勃,以霞紫造氛圍,流光少年任羨慕……文史互彰,水墨寫出新的中國氣派。
 
  周韶華、邵聲朗、馮今松、楊奠安、賀飛白、魯虹、陳明大、譚仁等來自省內外的藝術家、評論家等曾聚集一堂,就陳立言畫展暢所欲言,共商當代中國畫的發展。
 
  邵聲朗:突破了人物畫的套路
 
  建國以后,人物畫在比較長的階段里以學院派作為代表,都是用素描來刻畫人物,陳立言的畫擺脫了這種限制。中國歷代的人物畫家都形成了一定的套路,過去的人物畫一般是習慣于畫一部分人物、或者幾個人物,而陳立言以線描為主,以寫神為主,一下子畫一百多個人物的難度是相當大的,并且攬括古今。長袍馬褂是一種畫法,西裝皮革更是一種突破。陳立言的畫取得了相當可喜的成就,為湖北在中國畫中的地位作出了顯著貢獻。
 
  陳立言的花鳥畫受到齊白石的影響,但并非簡單的臨摹而是繼承。陳立言在花鳥畫上既有齊白石的大派,也有武漢地區花鳥畫家比較精辟的筆墨處理。
 
  馮今松:珍惜中國畫傳統當中的精髓
 
  陳立言的成功在于珍惜中國畫傳統當中的精髓部分,傳統中國畫有"詩、書、畫、印"四要素,陳立言占了三條,在"詩、書、畫"這方面同時下苦工夫,將這幾個主要部分做了融合,使他在人物畫上有所突破,自成體系。
 
  中國畫分科、分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陳立言并沒有偏向某一科。他的花鳥畫和人物畫互相交錯、互相補充、互相提升,相輔相成,造成這兩個畫種的同時升華,這些對其他畫家和學者有非常大的啟發。陳立言的復合式、中國式發展經驗是非常成功的,值得中國畫學者去繼承、發揚。
 
  魯虹:反思中國畫革命
 
  在今天,國畫就像油畫、版畫一樣,只是作為一種畫種的概念而存在,在古代的文人那里并不是這樣的,中國畫是集繪畫、詩歌、書法、裝刻為一體的。中國畫的革新主要是按照西方繪畫的概念對中國畫進行了革命,雖然有很大的成績,但是也有一些遺憾,與中國畫作為綜合性的人文學科的概念相差很遠。陳立言改變了傳統文人畫,他把繪畫、詩歌、書法集中起來,也把對歷史的理解綜合起來做繪畫,使人物畫形成了獨特的面貌。
 
  陳明大:一本教科書
 
  這組系列畫可以作為一本教科書。有一些人我們還不太了解,比如顏真卿,我們只知道他是一位大書法家,還不知道他是一位武將。陳立言對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做了深刻的研究。這批畫對于我們更年輕的人會有非常有益的教育。
 
  周韶華:禮贊《中國歷代文星圖贊》
 
  回眸1964年陳立言的畢業作品《秋忙》問世之際,我是何等興奮,贊不絕口,此情此景如在眼前。時過43年,今天拜讀了陳立言的新的鴻篇巨制《中國歷代文星圖贊》大型畫集則感到他已跨越到新的藝術空間。這是一部活生生的、圖像型的中國文化史卷。由于他用辯證的歷史觀,精選了一百零六位中國文化史中的卓越代表為文星,以圖文并茂的圖像形式,生動地再現了中國文化史,在手法上集大雅大俗于一爐,讓各個層面的讀者喜聞樂見,實在是一大貢獻。如果說在43年前面對他的《秋忙》是激動不已,那么,現在面對《中國歷代文星圖贊》則驚喜而感動。驚喜的是陳立言自身已發生了歷史性的超越,在向自己的藝術巔峰邁出了一大步。感動的是"圖贊"是一個巨大工程,這需要閱讀許多歷史文獻,熟通中國文化史,要花很多精力尋找到一百零六位歷史巨人的不同性格和形象特征,采用不同的形式語言,意象喻意的,結構象征的,以形寫神的,可謂是一部貫通古今的力作,令我感動而敬佩。因此可以說,他的這部畫集具有里程碑意義。
 
  我國繪畫史上的人物畫曾高峰迭起,無疑都是陳立言不可缺少的觸摸范本。東晉顧愷之不僅有經典之作,并以"傳神論"的美學思想奠定了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方向。唐代閻立本的《凌煙閣功臣像》是唐太宗作贊,褚遂良書寫,閻立本作畫,說明一幅經典之作的文化意蘊是多元素構成的。陳立言的新作都抓住了這些元素并合而為一。閻立本變古象今的作品還有《秦府十八學士》、《歷代帝王圖》、《異國來朝圖》、《職貢圖》等,對我們的人物畫創作仍有啟示意義。當代畫家在用筆用線上也可以從吳道子《天王送子圖》、《八十七神仙卷》、《孔子行教像》中取精用弘。南宋畫家梁楷的《潑墨仙人》、《太白行吟閣》的減筆寫意,用筆迅疾酒脫,靈轉 活潑的筆墨技巧,不管有意還是無意,都能從陳立言的作品中找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于當代名家的優點,他也能兼容并蓄。善于向別人學習,這敲是他的一大優點。在藝術技巧上的不少地方,陳立言對自己都有所突破,如用墨不單調,焦墨、積墨、潑墨、破墨、蘸墨等隨筆交替使用,他尤擅水墨。清代揚州八怪的李復堂曾說:"八大山人善于用筆而墨不佳;石濤善于用墨而筆不佳;我善用水,筆墨關鍵在于用不。"水墨淋漓,元氣飽滿,在"圖贊"中,表現得都很充分。我覺得他的更大的優點是注重在平面二度空間局限內打天下,淡化透視,避免形象重疊,力求畫面更加單純,筆墨更加洗煉,表現更加純粹和簡約,是創造性的學習古人,擇優式的吸取當代,畫他自己心目中所敬仰的古人,畫他們的精神、氣質和風度,是這部畫集的成功之所在。
 
  在"圖贊"這一大型創作過程中,同時也提高和發展了陳立言的文學水平,詩詞水平和書法水平。大家都還記得是王維、蘇東坡、米芾這些大詩人、大書法走進中國畫行列才使中國畫的風貌為之一變。蘇東坡在評價王維時說他"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畫是無聲詩","詩是有形畫"。但到了我們這一代的中國畫家能詩善書者寥寥無幾,能夠寫文章的為數也不多。這幾大元素的缺失使我痛感于我們似乎是藝術上的殘疾人,發憤彌補這個大缺陷,是國畫家們的當務之急,不闖過這個關口,不能稱為完善的、有學養的中國畫家。在這方面,陳立言提高了當代藝術語言要素的文化底蘊。雖然我不能把話說得太滿,稱他為文、詩、書、畫四絕,但他在"圖贊"中能把四者完美的合成一體,就是當下的一個典型。在新時期這二十多年中,他不僅在畫"圖贊",而且在用詩來歌詠"圖贊",用書法來升華"圖贊",中國畫本應就有這種功能,中國畫本來就是這種載體,中國畫家本來就應具有這種修養,陳立言做到了,所以值得我們學習。特別令我感動的是他耐得寂寞的磨礪藝術的那種實踐精神。正如他自己所言:"成事者,皆勞碌之輩。余命屬龍,起于草根,苦其心智,是所自然"。這很像白石老人的倔強勁兒,在1919年齊老在《老萍詩草序》中說:"余作畫數十年,未稱已意,從此決定大變,不欲人知,即餓死京華,公等勿憐,乃余或可自問快心時也。"陳立言也是以這種倔強勁兒為動力,埋頭苦干二十多年。從三千年來浩如煙海的文星中"擇其所識,繪集成書,集跬步以成行",并"自立標識,務求高格,踐行有恒",殫精竭慮,"磨劍"還表示"愿數年以后有武星、坤星之類佳構問世"。請看,這是有上下文的戰略謀劃踐行之舉。我熱誠地刮目相待,期盼著他的下文以新的姿態超越自己,對中國的人物畫做出新的更大貢獻。(《湖北日報》)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